题施江月扇

忆我初识君,江轩月如秋。

故人丹林子,挟我同遨游。

凉风起天未,白蘋满芳洲。

浩然纵奇气,毕竟情未收。

自兹始相见,谈笑恒忘倦。

兴来挥綵毫,五气云露炫。

却哂谢宣城,澄江净如练。

我去谒承明,君来访神京。

客楼三日雨,听彻□花声。

别来今几载,屡看流光改。

彤庭赐告还,风景依然在。

重会落枫江,芙蓉正堪采。

百年几何时,会少多分离。

那知在今日,聚首非素期。

玉杯行美酒,座上皆亲知。

当筵不为乐,莫待长相思。

明朝我仍去,未必重相遇。

丈夫志四方,细故安足虑。

它时倘念我,为折三花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施江月扇》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施江月的深厚友谊及相聚离别的感慨。

首句“忆我初识君,江轩月如秋”开篇即以回忆起初次相识的情景,江边的月色如同秋天一般清冷而美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怀旧氛围。接着“故人丹林子,挟我同遨游”描述了与友人的亲密无间,一同畅游于自然之中,享受着自由与快乐。

“凉风起天未,白蘋满芳洲”描绘了凉爽的秋风拂过,白蘋在水洲上摇曳生姿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浩然纵奇气,毕竟情未收”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即使在自然中释放了豪情壮志,但情感并未完全消散。

接下来“自兹始相见,谈笑恒忘倦”展现了两人相逢后的欢愉,交谈中忘记了旅途的疲惫。“兴来挥綵毫,五气云露炫”描述了诗人兴之所至,挥毫泼墨,创作出光彩夺目的作品,五彩斑斓的云雾也仿佛为之增辉。

“却哂谢宣城,澄江净如练”通过对比,赞美了江水的清澈,如同宣纸般纯净。“我去谒承明,君来访神京”则讲述了两人分别后各自忙碌的生活,诗人前往朝廷,友人来访京城。

“客楼三日雨,听彻□花声”描绘了诗人客居期间的雨天,听着窗外的花开之声,内心充满思念。“别来今几载,屡看流光改”感叹时间流逝之快,与友人分别已久,多次见证了岁月的更迭。

“彤庭赐告还,风景依然在”表达了诗人返回朝廷后,虽然环境有所变化,但心中对友情的怀念依旧不变。“重会落枫江,芙蓉正堪采”期待再次与友人相聚,欣赏落枫江畔盛开的荷花。

“百年几何时,会少多分离”感慨人生短暂,相聚的机会难得。“那知在今日,聚首非素期”表达了意外的惊喜,没想到会在今日重逢。“玉杯行美酒,座上皆亲知”描绘了聚会时的欢乐场景,举杯畅饮,座上都是知心好友。

“当筵不为乐,莫待长相思”劝诫大家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要等到分别后才感到遗憾。“明朝我仍去,未必重相遇”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担心下次相遇未知。“丈夫志四方,细故安足虑”鼓励大家胸怀大志,不必过于忧虑生活中的琐事。

最后“它时倘念我,为折三花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友人在想念自己的时候,能折下一棵三花树作为纪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追求。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吏部陈侍郎奉萱堂

美人奉亲处,乃在湖山中。

水云深几许,苍翠千万重。

高堂启华搆,长日春融融。

罗帷卷晴旭,綵服翻和风。

称觞介眉寿,花映亲颜红。

人生天地间,至乐谁能同。

愿言保终养,何必希乔洪。

形式: 古风

邹氏安然堂

君子安命分,宵人蹈危机。

二者茫昧间,孰能察其微。

陆行思薄汉,沈渊欲腾飞。

何如顺其轨,履此坦且夷。

贤哉道乡裔,素位不外驰。

文绣与絺绤,各言守其宜。

我歌安分篇,愿以贻箴规。

形式: 古风

题庐山读书处卷

谪仙去已久,千古庐山空。

唯留瀑布水,依旧悬长虹。

美人抱良质,价重连城璧。

心同秋水清,气与晴云逸。

结屋庐山边,读书知几年。

逍遥明月下,啸咏凉风前。

长吟谪仙诗,还继谪仙兴。

五老削青天,芙蓉插明镜。

朅来从宦游,空忆庐山秋。

九江可揽结,飞梦过江州。

形式: 古风

黄鹄山房为典仪萧彦敬赋

黄鹄已飞去,空馀黄鹄山。

只今几千载,黄鹄当来还。

美人云霄士,托迹兹山里。

山房卧白云,丹诏忽徵起。

典仪侍亲王,朱邸参鹓行。

自公每退食,山中恣翱翔。

天空月明后,凉意满窗牖。

风生万壑哀,黄鹄知来否。

狂歌招黄鹄,却上黄鹤楼。

长江一万里,流到武昌秋。

仙人子安辈,玉节降瑶台。

不骑黄鹤下,定跨黄鹄来。

我将从子去,附翼紫清表。

追随黄鹄游,俯瞰三山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