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吏部陈侍郎奉萱堂

美人奉亲处,乃在湖山中。

水云深几许,苍翠千万重。

高堂启华搆,长日春融融。

罗帷卷晴旭,綵服翻和风。

称觞介眉寿,花映亲颜红。

人生天地间,至乐谁能同。

愿言保终养,何必希乔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充满生机的家庭场景,展现了对长辈的孝顺与敬爱之情。诗中的“美人奉亲处,乃在湖山中”开篇即点明了地点,暗示着环境的清幽与雅致,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水云深几许,苍翠千万重”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湖山之间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既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也隐喻了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安宁。

“高堂启华构,长日春融融”则将视线转向室内,高大的厅堂内,春光明媚,温暖如春,这不仅体现了家庭的富足与舒适,更象征着长辈的慈祥与家庭的和睦。

“罗帷卷晴旭,彩服翻和风”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温馨氛围,阳光透过轻柔的罗帷洒入,与和煦的春风交织,彩服随风轻轻摆动,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与和谐。

“称觞介眉寿,花映亲颜红”则聚焦于庆祝长辈寿辰的场景,举杯祝福,鲜花映衬着长辈的笑脸,不仅表达了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后辈对长辈的深深敬爱。

最后,“人生天地间,至乐谁能同。愿言保终养,何必希乔洪”四句,诗人以哲思收尾,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在亲人身边享受天伦之乐,便是最大的幸福。同时,也寄托了希望人们能够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不必追求虚幻的功名利禄,而是回归家庭,尽孝道,享受平凡而真实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不仅展现了古代家庭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也传达了对亲情、孝道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邹氏安然堂

君子安命分,宵人蹈危机。

二者茫昧间,孰能察其微。

陆行思薄汉,沈渊欲腾飞。

何如顺其轨,履此坦且夷。

贤哉道乡裔,素位不外驰。

文绣与絺绤,各言守其宜。

我歌安分篇,愿以贻箴规。

形式: 古风

题庐山读书处卷

谪仙去已久,千古庐山空。

唯留瀑布水,依旧悬长虹。

美人抱良质,价重连城璧。

心同秋水清,气与晴云逸。

结屋庐山边,读书知几年。

逍遥明月下,啸咏凉风前。

长吟谪仙诗,还继谪仙兴。

五老削青天,芙蓉插明镜。

朅来从宦游,空忆庐山秋。

九江可揽结,飞梦过江州。

形式: 古风

黄鹄山房为典仪萧彦敬赋

黄鹄已飞去,空馀黄鹄山。

只今几千载,黄鹄当来还。

美人云霄士,托迹兹山里。

山房卧白云,丹诏忽徵起。

典仪侍亲王,朱邸参鹓行。

自公每退食,山中恣翱翔。

天空月明后,凉意满窗牖。

风生万壑哀,黄鹄知来否。

狂歌招黄鹄,却上黄鹤楼。

长江一万里,流到武昌秋。

仙人子安辈,玉节降瑶台。

不骑黄鹤下,定跨黄鹄来。

我将从子去,附翼紫清表。

追随黄鹄游,俯瞰三山小。

形式: 古风

为顾御史题竹林茅舍图

簪绂遂初衣,结茅在深竹。

庭静积秋阴,窗虚锁寒绿。

知子久乐閒,无心慕荣禄。

予本林壑人,平生寡羁束。

欲因风雪夕,来拟联床宿。

为问捧简时,何如此幽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