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其三)

百病侵形骸,渐老同破屋。

中有一寸空,能用辐与毂。

忽如丹砂走,不受凡火伏。

前瞻已不远,后蹑愈难逐。

将炊甑中饭,未悟窗下烛。

聪明役声形,口腹嗜鱼肉。

尘泥翳泉井,荆棘败禾粟。

未知按妙指,漫欲理丝竹。

庐山多名缁,过客礼白足。

达观等存亡,世俗强歌哭。

确然金石心,不畏蚊蚋触。

顺忍为裳衣,供施谢荣禄。

真人我自有,渡海笑徐福。

众皆指庸庸,自顾非碌碌。

愧君诗意厚,桃李报琼玉。

举网罗众禽,有获非一目。

喧啾定无用,要自取黄鹄。

君看大方家,慎勿留一曲。

形式: 古风

翻译

疾病侵蚀着身体,衰老如同破败的房屋。
内心仍有空灵之处,如同车轮的中心和轴心。
突然间,像丹砂般奔流,不受凡俗火焰的约束。
前方目标已清晰可见,但身后追赶却越来越难。
即将享用甑中的米饭,仍未察觉窗下的烛光已熄。
聪明才智被声色所役使,贪恋口腹之欲和鱼肉。
尘土覆盖了泉水,荆棘环绕着稻谷。
未曾领悟到高妙的智慧,只想随意弹奏音乐。
庐山有许多僧侣,过客对他们恭敬有加。
通达之人看待生死如一,世俗之人则过于悲欢。
我有着坚定如金石的心,不畏惧蚊虫叮咬。
忍耐成为我的衣裳,布施以谢生活的恩赐。
真正的自我在我心中,如同徐福般笑着面对大海。
众人皆平凡,而我并非无所事事。
感激你的深情诗意,如同桃李回报琼玉。
网罗众多鸟儿,收获的不止一只。
嘈杂之声并无用处,应追求高远的目标。
你看那大家风范,切勿只留下一首曲子。

注释

侵:侵蚀。
破屋:比喻衰老、衰败。
辐与毂:车轮的辐条和中心的圆木。
丹砂:矿物名,红色,比喻精神或情感的奔流。
甑:古代蒸饭的器皿。
烛:古代照明工具。
口腹:口舌和肠胃。
尘泥:尘土和泥土。
庸庸:形容平庸。
碌碌:形容忙碌或无所作为。
琼玉:美玉,比喻珍贵的礼物。
黄鹄:天鹅,比喻高洁之士。
大方家:有大格局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其三)》,诗人以个人的体悟和生活体验,表达了对人生老病、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将衰老的身体比作破屋,内心深处的智慧比作能承受重负的“一寸空”,形象地描绘了人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失去外在活力但内心仍有坚守的境况。

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智慧如同丹砂,虽不受凡俗欲望所困,却难以把握。他反思自己的生活,承认被声色口腹之欲所牵累,环境也变得污浊。然而,他并未完全沉溺,意识到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修炼,而非外在的享乐。

诗人借用庐山出家僧侣的典故,表达对超脱世俗生死观念的理解,认为达观看待生与死是明智的态度。他强调自己有坚定的信念,不畏小人干扰,愿意舍弃世俗的荣华富贵,追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诗人以“真人”自比,表示自己不随波逐流,与众人的庸碌不同。他对朋友孔平仲的深情厚意表示感激,并以“桃李报琼玉”来比喻回报对方的诗篇。他告诫人们,虽然表面上看似收获丰富,但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能长久,暗示了对诗歌艺术价值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其二)

共居天地间,大类一间屋。

推排出高下,何异车转毂。

死生本昼夜,祸福固倚伏。

谁令尘垢昏,浪与纷华逐。

譬如薪中火,外照不自烛。

感君探至道,劝我减粱肉。

虚心有遗味,实腹不须粟。

芬敷谢桃杏,清劲比松竹。

息微知气定,睡少验神足。

胡为嗜一饱,坐使百神哭。

要知丹砂异,不受腥腐触。

可怜山林姿,自缚斗升禄。

君看出世士,肯屑世间福。

宁从市井游,与众同碌碌。

不愿束冠裳,腰金佩鸣玉。

斯人今何在,未易识凡目。

恐在庐山中,飞翔逐黄鹄。

试用物色寻,应歌紫芝曲。

形式: 古风

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

君不见西都校书宗室叟,东鲁高谈鼓瑟手。

偶然同我西掖垣,并立晓班分左右。

龙文百斛世无价,瓦釜枵然但升斗。

诸兄落落不可望,两季幸肯分馀光。

大孔奋飞自南乡,联翩群雁相追翔,渠家冠盖尤堂堂。

形式: 古风

次韵孔武仲学士见赠

羡君耽读书,日夜论今古。

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

意求五车尽,未惜双目苦。

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

学成擅囷仓,笔落走风雨。

破笼闭野鹤,短草藏文虎。

鬓须忽半白,儿女无复乳。

知君不能荐,愧我终何补。

偶来相就谈,日落久未去。

归鞍得新诗,佳句烂如组。

古风弃雕琢,遗味比乐府。

且复调埙篪,泠然五音举。

形式: 古风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学士

西南自是贤俊府,衰老思归谩留许。

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

贤哉与可诗中杰,笔墨馀功散缯楮。

南阳诸谢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

一时与我俱作客,白发苍颜愧非伍。

儒术真传汉太翁,风流未减晋诸庾。

两家尚有往还帖,旧集脱遗应可补。

明窗展卷清泪滴,恍然似与故人语。

欲锁空厨付长康,恐君讥我不与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