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

万叶惊风尽卷收,独馀红树拟禁秋。

已疑断烧生前岭,更共残霞入远楼。

枫岸最深霜未落,柿园浑变雨初休。

劝君莫上青山道,妆点行人分外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风吹落叶纷纷归根,只剩红树仿佛在坚守秋天的岗位。
我怀疑那曾经的山火痕迹,如今与残阳一道映入远方的楼阁。
枫林深处还未见霜降,柿子园中雨后景色如新。
朋友啊,我劝你不要走上那青翠的山路,因为那美景会格外勾起行人的离愁。

注释

万叶:众多的叶子。
惊风:大风。
尽卷收:全部被风吹走。
红树:红色的树木,可能指枫树。
拟禁秋:仿佛在守卫秋天。
断烧:过去的火灾痕迹。
生前岭:过去的山岭。
更共:一起。
远楼:远处的楼阁。
枫岸:枫树林边。
最深:最深处。
霜未落:还没有下霜。
浑变:完全改变。
雨初休:雨后初晴。
青山道:青翠的山路。
行人:路上的行人。
分外愁:格外增添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理。

万叶惊风尽卷收,这一句生动地表达了秋天树叶被风吹落尽收的场景。"独馀红树拟禁秋"则是说在这万木凋零之际,仍有一棵红色的树坚守着最后的秋意。

"已疑断烧生前岭,更共残霞入远楼"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断烧"意味着火焰即将熄灭,象征着生命力度尽,"更共残霞"则是指与夕阳最后的光辉共同进入远离尘世的楼阁。

接下来的两句"枫岸最深霜未落,柿园浑变雨初休"描绘了深秋时节,枫树岸边还未结霜,而柿子园中则是雨过天青,景象幽静而有层次。

最后两句"劝君莫上青山道,妆点行人分外愁"则是在劝诫游者不要踏上那条青石小径,因为在这季节里,每一个远行的人都承载着额外的忧愁。诗中的"妆点"一词,用来形容行人的脚步,既指他们的足迹,也隐喻了他们的心绪。

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远行者独特情怀的理解。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西轩秋日

官舍萧然似隐居,一轩秋色伴恬如。

深藏宿雨树木暗,高洒夕阳篱落疏。

景物静思临水石,光阴闲觉入图书。

此心只有云相信,长畔吟魂绕太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西湖

丞相淹回地,光容满落晖。

池塘存旧梦,城郭叹前非。

烟霭阴晴出,凫鸥远近归。

松风殊有意,犹欲下金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观音院怪松

怪松屡见无如此,每度来观说向僧。

若遇风雷宜守护,恐生头角便飞腾。

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

韦偃毕宏今不在,欲求人画有谁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访李奂山人隐居

多暇无所适,故来寻隐君。

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

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

令人重高趣,归去每斜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