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轩秋日

官舍萧然似隐居,一轩秋色伴恬如。

深藏宿雨树木暗,高洒夕阳篱落疏。

景物静思临水石,光阴闲觉入图书。

此心只有云相信,长畔吟魂绕太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官舍清冷得像隐居之地,秋天的景色静静地陪伴着我。
雨后树木显得幽深,夕阳洒在稀疏的篱笆上。
我在静谧的山水前沉思,空闲时阅读书籍。
我的心只与白云共信,常常在吟诵中环绕在无尽的天空。

注释

官舍:官府的房子。
萧然:清冷、寂静。
隐居:退隐生活。
恬如:宁静、安适。
宿雨:过夜的雨。
树木暗:树木因雨水而显得阴暗。
篱落疏:篱笆稀疏。
景物静思:静观周围的景致引发思考。
光阴闲觉:在悠闲中感受时光流逝。
入图书:沉浸在书的世界。
此心:我的内心。
云相信:与白云为伴,象征自由无拘。
太虚:天空,也指宇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意境。开篇“官舍萧然似隐居,一轩秋色伴恬如”两句,通过对比官舍与隐居的宁静,以及秋天特有的清凉气氛,营造出一种心旷神怡的生活状态。“深藏宿雨树木暗,高洒夕阳篱落疏”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环境,树木在雨后变得更加幽深,而夕阳透过稀疏的篱笆,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

诗人通过“景物静思临水石,光阴闲觉入图书”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沉醉和内心的宁静,这里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更是精神上的寄托。最后,“此心只有云相信,长畔吟魂绕太虚”则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只有云可以理解他的这种心态,而他自己则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找灵魂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抒情中带有哲理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西湖

丞相淹回地,光容满落晖。

池塘存旧梦,城郭叹前非。

烟霭阴晴出,凫鸥远近归。

松风殊有意,犹欲下金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观音院怪松

怪松屡见无如此,每度来观说向僧。

若遇风雷宜守护,恐生头角便飞腾。

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

韦偃毕宏今不在,欲求人画有谁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访李奂山人隐居

多暇无所适,故来寻隐君。

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

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

令人重高趣,归去每斜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过友人溪居

篱巷接菰蒲,闲扉掩自娱。

水虫行插岸,林鸟过提壶。

白浪摇秋艇,青烟盖晚厨。

主人誇野饭,为我煮新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