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谈命周从龙

周子囊萤初学儒,学儒不就学星书。

五丸玉李无逃处,折得今年锥也无。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周子小时候开始用萤火虫照明学习儒家经典
学习儒家未果,又转而研究天文书籍

注释

周子:诗人自指或者他人名。
囊萤:古代儿童利用萤火虫微光夜读。
儒:儒家学说。
就:成功,达到目的。
星书:天文学或占星术的书籍。
五丸玉李:形容珍贵的李子,可能象征学问或知识。
无逃处:没有逃避的地方,无法逃脱。
锥:这里比喻努力和决心,像锥子一样锐利。
也无:同样没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名为《送谈命周从龙》。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表现力,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句“周子囊萤初学儒”,通过“囊萤”形象化地表达了学习的艰辛和不易,周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问如同萤火虫一样微小而又闪烁着光芒。这里强调的是儒学的困难和深邃。

“学儒不就学星书”则进一步描绘了儒学与占星术的区别,表明儒家重视道德修养,不像星象之学那样追求对自然现象的预测。诗人通过这种比较,强调了儒学的价值和重要性。

“五丸玉李无逃处”中的“五丸玉”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物品或比喻知识的宝贵,而“李”则可能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名字。这里的“无逃处”暗示了无论多么珍贵或重要,都无法避免命运的安排。

最后一句“折得今年锥也无”,诗人用锥子形象化地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岁月的消逝。即便是锥子这样坚硬锋利的工具,也无法对抗时光的流逝,更加强调了珍惜时日、努力学习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比儒家学问与星象之学,以及借助物品和自然景象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价值的重视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钱文季佥判

东海珠胎清庙珍,璧水秀孝第一人。

胡为俯首莲泛渌,如有用我试治民。

古来幕中要婉画,君乃不肯作此客。

囊箧细碎吾不能,玉壶清冰朱丝直。

梅花雪片迎新年,送君抟风上九天。

凤池鸡树只咫尺,致君尧舜更努力。

形式: 古风

送族弟子西赴省

吾家词伯达斋翁,阿季文名有父风。

笔阵千军能独扫,马群万古洗来空。

嗟予还笏归林下,看子乘船入月中。

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清江王守赴召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

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

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

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

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

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

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

唤它父老且细听,朝家也要好公卿。

父老莫与朝家争,打鼓发船催速行。

形式: 古风

送萧仲和往长沙见张钦夫

萧家伯氏难为兄,萧家仲氏难为弟。

御史子孙今有谁,眼中乃见此二士。

阿兄采兰寿梅堂,阿弟束书参蜀张。

圣门九钥天为守,玉匙密付蜀张手。

子到长沙渠问侬,为言真成一老翁。

功名妄念雪销了,只爱吟诗恼鱼鸟。

子归好在中秋前,看子新年胜故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