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砚

富贵傲人人未信,还知富贵去如何。

常观静处光阴好,亦恐闲时思虑多。

日出自然天不暗,风来安得水无波。

世间大有平田地,因甚须由捷径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人们不相信富贵之人会谦逊,还不知道失去富贵会怎样。
常常在宁静中感受到时光的美好,但也担心闲暇时思绪会过于繁多。
太阳升起自然天就不再黑暗,风起时水面怎能不起波澜。
世上本有许多平坦的土地,为何还要走捷径呢?

注释

富贵:富裕和显赫的地位。
傲人:自视甚高,不可一世。
信:相信,理解。
观:观察,体会。
静处:安静的地方。
光阴:时间。
闲时:空闲的时候。
思虑:思考,忧虑。
日出:太阳升起。
天不暗:天亮。
风来:风吹来。
水无波:水面平静。
平田地:平坦的土地。
捷径:近路,便捷的途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试砚》,以富贵为题材,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富贵傲人人未信”,揭示了富贵之人往往被人质疑其真实性,暗示了世态炎凉。次句“还知富贵去如何”,进一步提出富贵并非永恒,人们应思考其消逝后的境遇。

第三句“常观静处光阴好”,倡导人们在宁静中品味时光的美好,强调内心的平静与享受生活的重要性。然而,诗人并未忽视闲暇时可能带来的困扰,“亦恐闲时思虑多”,提醒人们即使享受宁静,也要防止过多的忧虑。

后两句“日出自然天不暗,风来安得水无波”运用自然景象,寓意事物皆有其规律,顺其自然则无须强求,如日出则天明,风吹则水面生波,都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最后,诗人以反问作结:“世间大有平田地,因甚须由捷径过?”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看法,即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平坦的道路可供选择,何必急于寻求捷径,暗示了稳健踏实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试笔

心在人躯号太阳,能于事上发辉光。

如何皎日照八表,得似灵台高一方。

家用平康贫不害,身无疾病瘦何妨。

高吟大笑洛城里,看尽人间手脚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金帛吟

金帛一种物,所用固不常。

聘则谓之币,赆则谓之将。

贸则谓之货,积则谓之藏。

赂则谓之贿,窃则谓之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南园花竹

花行竹径紧相挨,每日须行四五回。

因把花行侵竹种,且图竹径对花开。

花香远远随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

谁道山翁少温润,这般红翠却长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室吟

一室可容身,四时长有春。

何尝无美酒,未始绝佳宾。

洞里赏花者,天边泛月人。

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