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先生榆林中秋对月

关前节候早,秋半毳衣出。

牛羊散原隰,渐告农务毕。

山空众木下,栖鸟已喧唧。

日昏在牵牛,魄月如昼白。

茫茫觇六合,况敢事一室。

仰观浮云变,清晖易升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榆林地区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关前节候早,秋半毳衣出”,点明时令已入深秋,人们开始穿上保暖的衣物,预示着季节的变换。接着“牛羊散原隰,渐告农务毕”,描述了牧民放牧的场景,随着农事接近尾声,牲畜在广阔的平原上自由地散落。

“山空众木下,栖鸟已喧唧”两句,通过空旷的山林与喧闹的鸟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而“日昏在牵牛,魄月如昼白”则将时间推进至傍晚,太阳即将沉入地平线,月亮却已初现,其光亮如同白天一般,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茫茫觇六合,况敢事一室。仰观浮云变,清晖易升没”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他意识到自己虽身处一室,但宇宙之大,变幻莫测,连浮云的形态都难以持久,更不用说个人的命运与生活了。这种对宇宙宏观与个人微观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农事结束、自然美景以及宇宙奥秘的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贡仲章学士题仙山图

浮生三十馀,失志堕尘鞅。

南吴与北燕,所历如翻掌。

山中猿鹤期,别路成榛莽。

瑶草霜未凋,灵芝日应长。

久闻东王公,御气九霄上。

缥缈星霞裾,虚室绝华想。

欲从道无因,写此寄清旷。

形式: 古风

为张畴斋承旨作仙山晚渡

十月之交,朔风其飘。我来自南,于以游遨。

清霜著乔木,落叶洒江皋。

野桥驾略彴,苍石浴寒潮。

客子暮担簦,蹀蹑上轻舠。

澄江静可渡,不惮前山遥。

闻有列仙人,炼玉遗丹膏。

凤音虽寂寞,素鹤可相招。

愿寻长生道,白日登云霄。

形式: 古风

为仪凤山作

物灵不自显,凤兮在山楸。

文章日益著,律吕音相求。

山川何岧峣,摇落关河秋。

征雁度空碧,乌鸟集林丘。

仲尼久已往,郊薮谁能留。

行看太平日,君臣协成周。

瑞世当一见,孤鸣扬九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葺旧庐作

先人昔处世,行义如鲁黔。

衰年当薄俗,历此忧患深。

敝庐隔风雨,高歌忘古今。

蔬食乐晨夕,得殽良盍簪。

床头置周易,牖下莓苔侵。

临云析疑义,言论众所钦。

皇天不少假,悲风起长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