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病中

久雨曾无度,阳和渐向阑。

杂香生众木,浓翠入孤峦。

漏缓宵仍静,灯微晓更寒。

芳时犹卧病,何日出城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长久以来雨势无度,春阳的温暖渐渐减弱。
各种花香在众多树木中弥漫,浓郁的绿色深入孤独的山峦。
夜漏滴水缓慢,夜晚依然宁静,灯光微弱,拂晓时分更觉寒冷。
美好的时节我却卧病在床,何时才能走出城去看看。

注释

久雨:长时间的降雨。
阳和:温暖的阳光。
阑:将尽,微弱。
杂香:多种花香。
众木:众多树木。
浓翠:浓郁的绿色。
孤峦:孤独的山峦。
漏:古代计时器,漏壶。
宵:夜晚。
微:微弱。
晓:拂晓。
芳时:美好的季节。
卧病:卧床生病。
何日:何时。
出城:走出城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的《夜雨病中》,描绘了久雨初歇后夜晚的景象。首联"久雨曾无度,阳和渐向阑",写出了连绵多日的雨水终于有了停歇的迹象,春阳的温暖也即将消逝。颔联"杂香生众木,浓翠入孤峦",通过描绘树木散发出的香气和山峦间的浓郁翠色,展现了雨后清新自然的景色。颈联"漏缓宵仍静,灯微晓更寒",通过漏壶滴水声的减缓和灯光微弱,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寒冷,暗示诗人独处病中的孤寂。尾联"芳时犹卧病,何日出城看",表达了诗人感叹美好时光在病中虚度,期盼早日康复能走出城门欣赏春光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夜晚的景色,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健康的渴望。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奉答孙推官南屏旧游

已怜丛翠在湖边,最胜浓岚返照前。

未省天工能刻饰,祇应山骨自清坚。

岩端下溜添春涧,穴底来风送野烟。

欲仗何人安屐齿,更寻幽径一攀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酬王知县赏春不与以诗见赠

仙陬翠观尽繁英,朱白相兼照眼明。

池浸岚光生晚碧,鸟惊人语断春声。

谈谐遽喜开怀久,骪骳终惭走笔成。

佳致可能陶靖节,庭柯斜眄独忘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宝月法喜堂

少悟浮图法,因传法喜名。

于人无厚薄,知己尽豪英。

药舍朝炉暖,棋窗夜烛明。

性怀元自得,未用厌逢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庚子上元即事

老去年华只自惊,又逢佳节向山城。

春临半夜寒犹重,月到中天色更清。

上客风流连宿醉,游人歌调得新声。

遥思凤阙行时令,红伞朱栏万烛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