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子归陆浑别业

虽不旧相识,知君丞相家。

故园伊川上,夜梦方山花。

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

青门酒垆别,日暮东城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虽然我们不曾是旧相识,但我知道您出自丞相之家。
您的故乡在伊水之畔,夜晚梦中常现方山的花卉。
种植药材生怕春天转瞬即逝,离开函谷关为路途遥远而忧愁。
我们在长安东城门外的酒垆告别,夕阳西下时,城头乌鸦归巢。

注释

虽:虽然。
不旧相识:不曾是以前就认识的朋友。
知:知道。
君:您。
丞相家:丞相的家庭,指出身显赫。
故园:故乡。
伊川:伊水,流经河南的一条河。
上:岸边。
夜梦:夜晚的梦境。
方山花:方山的花,可能指代家乡的美好景象。
种药:种植药材。
畏:害怕。
春过:春天过去,此处指春天的时光流逝太快。
出关:离开函谷关,古代重要的关隘,这里代指出远门。
愁:担忧。
路赊:路途遥远。
青门:长安东城门,也称霸城门,附近有酒垆。
酒垆:酒肆,卖酒的小店。
别:告别。
日暮:傍晚时分。
东城:长安东城。
鸦:乌鸦,此处象征日落和离别的凄凉氛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送陈子归陆浑别业》。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虽不旧相识,知君丞相家。" 这两句表明虽然与陈子不是老朋友,但诗人知道他家世代有丞相之位,显示出陈子的家庭背景和地位。

"故园伊川上,夜梦方山花。" 诗人通过“故园”二字,传达了一种亲切的情感,而“我川上”、“夜梦方山花”则描绘了一个温馨而美好的场景,表达诗人对陈子未来的美好祝愿。

"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 这两句写出了对朋友未来生活的担忧,“种药”可能是指陈子的某种事业或希望,而“畏春过”则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担心;“出关”意味着离开,而“愁路赊”则是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忧虑。

"青门酒垆别,日暮东城鸦。" “青门酒垆别”可能是指朋友在离别时的情景,“日暮东城鸦”则描绘了一种时间即将过去、天色已晚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离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美好的祝愿以及不舍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某种忧虑。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足下复不第,家贫寻故人。

且倾湘南酒,羞对关西尘。

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若从巫峡过,应见楚王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

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

羞过灞陵树,归种汶阳田。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

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郑少府赴滏阳

子真河朔尉,邑里带清漳。

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

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郑堪归东京泛水别业

客舍见春草,忽闻思旧山。

看君灞陵去,匹马成皋还。

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复关。

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