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

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

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

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

苟无百篇诗,何以醒睡兀。

初如疏畎浍,渐若决澥渤。

往来供十吏,腕脱不容歇。

平生轻妄庸,熟视笑魏勃。

爱君有逸气,诗坛专斩伐。

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

慎毋及世事,向空书咄咄。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麦穗长得高,谷苗却被牛踩倒。
苍天你为何心肠狠,竟让蝗虫肆虐。
驱赶害虫写入律令,农事怎能忽视。
我的仆人已磨破了手,我的马也疲惫不堪。
飞翔的力量渐渐减弱,精力也已耗尽。
如果没有百篇诗歌,如何唤醒沉睡的心灵。
起初像疏浚沟渠,后来如同大海决堤。
来往奔忙供应十位官吏,手腕酸痛不能停歇。
平生轻视浅薄之人,看着他们就像嘲笑魏勃的无知。
敬爱你超凡的才情,诗坛上你独领风骚。
百姓疾苦何时能止,官员职责不可超越。
切勿涉足世俗之事,只对着虚空发出感叹。

注释

麦穗:成熟的麦子顶部的花穗。
谷苗:谷物生长的幼苗。
蝗虫:一种破坏农作物的昆虫。
驱攘:驱赶、清除。
令典:法律条文。
腕脱:手腕疼痛,形容劳累。
逸气:超凡的才气,卓越的气质。
吏职:官吏的职责。
咄咄:形容连续不断地责备或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的意境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首句“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描绘了一幅春耕夏种的田间景象,其中“麦穗”指的是麦子成熟时高高举起的穗子,而“谷苗”则是指尚未成熟的小米苗。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对农事的关注。

接着,“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无奈和不解。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天公指的是掌管天气、风雨的神灵,而“蝗虫发”则是指蝗虫为害,这里暗示着自然界的力量超出了人类的理解和控制。

第三句“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农时不可忽视的警告。这里的“令典”是指农业生产的法规或命令,而“农事”则包括耕种、收割等一系列活动。

随后,“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通过对比仆人(即农民)和马匹的劳作状态,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生产中的辛勤与艰难。这里“胼胝”形容的是脚部受伤,而“款矻”则是指马腿疲惫。

接下来的两句,“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描绘了一种劳累到极点的景象,通过对比天上的鸟儿和地面上人畜的力量耗尽,表现了诗人的同情心。

“苟无百篇诗,何以醒睡兀”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写作的目的,即通过文学作品来唤醒人们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这里“百篇诗”指的是大量的诗歌创作,而“醒睡兀”则形容人们从无知和麻木中觉醒。

以下两句,“初如疏畎浍,渐若决澥渤”通过水流的比喻来表达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这里“疏畎浍”形容的是水流开始时的缓慢和不连贯,而“决澥渤”则是指水流渐渐变得清晰通畅。

在“往来供十吏,腕脱不容歇”中,“十吏”可能是指官府中的下属或小吏,这里强调了诗人对于官吏们的劳役和压迫的批判。这里的“腕脱”形容的是手腕因长时间工作而疲惫不堪。

最后几句,“平生轻妄庸,熟视笑魏勃。爱君有逸气,诗坛专斩伐。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慎毋及世事,向空书咄咄。”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坚持和热爱。在这几句中,“平生轻妄庸”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行为的一种反思,而“熟视笑魏勃”则显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同时,通过“民病何时休”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以及对官吏职责的严肃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出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馀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

自从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

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薄薄酒二首,并引(其一)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蹠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薄薄酒二首,并引(其二)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形式: 古风

同年王中甫挽词

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鹍。

如君事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

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

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