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里孔子庙诗

天生孔子,纵之为圣。生知安行,仁义中正。

师道兴起,从游三千。往圣是继,道统流传。

六经既明,以诏后世。三纲五常,昭然不替。

道德高厚,教化无穷。人极斯立,天地同功。

生民以来,卓乎独盛。允集大成,实天所命。

有天下者,是尊是崇。曰性圣道,曷敢勿宗。

顾予眇躬,承此大业。惟圣之谟,于心乃惬。

用之为治,以康兆民。圣泽流被,万世聿新。

报典之隆,尤在阙里。庙宇巍巍,于兹重美。

文诸贞石,以光于前。木铎遗响,于千万年。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孔子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开篇即以“天生孔子”点出孔子的非凡身份,接着描述孔子的智慧与德行,以及他对于教育和道德的贡献。诗中提到孔子的弟子众多,他的思想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了孔子作为“往圣”的继承者和道统的传播者的重要性。

诗中还提到了孔子的著作《六经》对后世的指导意义,以及他提出的“三纲五常”作为社会伦理的基础。孔子的道德观念被认为是深厚而永恒的,能够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诗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认为孔子的教导应当成为所有统治者的信仰和遵循的对象。诗人自称为“顾予眇躬,承此大业”,表明自己承担着传承孔子思想的重任,并决心将孔子的教诲付诸实践,以促进民众的福祉。诗中还特别提到了在孔子故里的祭祀活动,以及通过碑刻和铜钟来纪念和传播孔子的思想,希望这些努力能够长久地延续下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高度颂扬,强调了孔子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收录诗词(1)

朱见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阙里孔子庙诗

圣人之生,天岂偶然。命之大君,俾赞化权。

二帝三王,君焉克圣。继天立极,道形于政。

大化是洽,至治斯成。巍巍荡荡,浑乎难名。

周政不纲,道随时坠。孔子圣人,而不得位。

乃稽群圣,乃定六经。万邦之师,于焉足徵。

自汉而下,数千馀岁。褒典代加,有隆无替。

于皇吾祖,居正体元。六经是师,卓尔化原。

列圣相承,先后一揆。逮及朕躬,思弘前轨。

庙貌载崇,祀事孔禋。经言典训,弥谨弥敦。

俗化治成,日升川至。斯道之光,允垂万世。

形式: 四言诗

御经筵讲大学衍义有感赋此

帝王所图治,务学当为先。

下作民之主,上乃承之天。

致治贵有本,本端化自平。

人君所学者,其序有后前。

正心诚其意,志定必不迁。

吾志既能定,理道岂复颠。

身修本心正,家国治同然。

国治乃昭明,万邦斯协焉。

于变帝尧典,思齐文王篇。

万国修身始,朕念方拳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赐贾咏诗

卿本中州俊,简在登台衡。

君臣际良难,所贵德业并。

朕固亮卿志,夙夜怀忠贞。

卷阿有遗响,终听凤皇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画眉山龙王庙碑诗

于赫龙王,不显其光。上下帝旁,嘘翕无方。

为雷为霆,为云为雨。有开必先,靡求不与。

我求伊何,黍稷稻梁。尔与伊何,千仓万箱。

眉山之下,龙王之宇。迄用康年,谷我士女。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