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李氏妾(其一)

皎皎彼姝子,粲粲美容华。

鲜肌映朝日,惠质斗晴葩。

借问何从来,生自公侯家。

一为箕帚役,敛已绝矜誇。

居处辞曩贵,食饮避前奢。

柰何九秋霜,竟殒三春花。

时时想尔形,抚膺叹以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伤李氏妾(其一)》由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通过对李氏妾的描绘与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感慨。

首句“皎皎彼姝子,粲粲美容华”描绘了李氏妾的美丽形象,她如同皎洁的月光般清丽脱俗,容颜光彩照人。接着“鲜肌映朝日,惠质斗晴葩”进一步赞美她的肌肤如晨曦中的花朵般鲜嫩,气质高雅,犹如盛开的鲜花在阳光下竞相绽放。

然而,好景不长,“借问何从来,生自公侯家”转折点出现,揭示了李氏妾出身高贵,却因某种原因被迫嫁为人妻,承受着非同寻常的命运。接下来的“一为箕帚役,敛已绝矜夸”描述了她婚后的生活,虽不再炫耀自己的美貌与才华,却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劳役,生活变得平凡而压抑。

“居处辞曩贵,食饮避前奢”强调了李氏妾在婚姻中放弃了自己的过去,拒绝了曾经的奢华生活,选择了一种更为简朴、低调的生活方式。然而,“柰何九秋霜,竟殒三春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李氏妾命运的惋惜,如同秋天的霜冻摧残了春天的花朵,她的生命也在这看似平静的生活中悄然凋零。

最后,“时时想尔形,抚膺叹以嗟”表达了诗人对李氏妾的思念与哀叹,每当想起她的模样,心中便充满了感慨与悲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李氏妾的美丽与不幸,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封建礼教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伤李氏妾(其二)

凉风撼房闼,朗月照帘栊。

佳人已冥冥,髣髴睹尔容。

入室抚遗迹,茵在惜床空。

海阔无回波,叶落岂留蓬。

茫茫百年内,私怀谁克从。

形式: 古风

寄宋潜溪(其一)

孤鸿失俦侣,连翩洲渚湄。

自知羽翮短,不与同奋飞。

寄声奋飞者,当慎子所之。

烟波渺无从,云路迥难依。

云路多鹰隼,烟波有虞机。

形式: 古风

寄宋潜溪(其二)

昔与君别日,妾蚕初弄丝。

何意时运倾,寒衣今已治。

衣成向谁寄,冬雪旦夕飞。

雪飞犹自可,时去端足悲。

韶颜忌凋落,华志惊变衰。

安得君子心,不随年岁移。

形式: 古风

田居

我生非匏瓜,于世可无食。

躬耕实所慕,戮力归稼穑。

当春土脉动,农事满阡陌。

晨兴负耒去,日入弗遑息。

我苗今已长,我耕有馀隙。

斗酒劳近邻,只鸡饷过客。

人生但如是,亦足慰平昔。

此意谁复知,千载惟沮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