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狂胡昔犯高安郡,井邑皆经蹀血馀。
儿童犹记驯治化,盗贼能全白鹤居。
子政子骏皆博学,公是公非各著书。
侍郎鼎贵殿诸老,刘氏愈蕃而大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之后社会秩序恢复的景象。开篇“狂胡昔犯高安郡,井邑皆经蹀血馀”两句,通过对过去胡人入侵、高安郡遭受践踏、血腥战乱的回忆,强调了当时的混乱与残酷。然而,“儿童犹记驯治化,盗贼能全白鹤居”则展示了一种和平与秩序得到恢复的情景,孩子们还记得那些教化人心的美好时光,而连盗贼也能保全那象征纯洁的白鹤,这表明社会已经逐渐走向文明。
“子政子骏皆博学,公是公非各著书”进一步描绘了一副知识分子的勤勉与治学之景。诗人提到子孙们都非常有学问,他们的父亲或祖父也都各自著述,这不仅反映了家族文化的传承,更体现了时代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最后,“侍郎鼎贵殿诸老,刘氏愈蕃而大欤”则是诗人对刘实斋侍郎及其家族的赞誉。这里的“侍郎鼎贵”,可能指的是刘实斋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尊荣,而“刘氏愈蕃而大欤”则表达了对于刘氏家族繁盛昌盛、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战乱与现今秩序恢复的对比,以及对知识分子治学和家族繁荣的赞颂,展现了一种对和平社会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仗下鸣曾惊众听,省中语不愿人传。
骚留屈子芳菲在,史视胡公粪土然。
士到后凋方见节,世除勇退别无仙。
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
明主虚怀相受言,苛留不住去翩然。
久无疏傅还乡事,始觉甘槃遁野贤。
真个浮云轻富贵,元来平地有神仙。
两翁到老相追逐,君驾青牛我执鞭。
挽留天语极谆谆,愿为明时远牧民。
倏去居然令国削,至清浑不怕州贫。
断无苞匪聊崇俭,才用蒲鞭亦害仁。
莫比寻常骑竹马,使君元结一流人。
故人握节守齐安,闻说边头事愈难。
赤手募丁修险隘,白头擐甲禦风寒。
半腰城甫包围毕,一把兵皆点摘残。
收得去年书在架,忆君灯下展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