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绣川招集广住庵看桂并赠丛辉上人(其一)

舍宅空传异姓王,计秋今让客清狂。

分明金粟全身现,和合旃檀一味香。

佛地逢花宜破笑,人天入座且倾觞。

主情却比醇醪厚,何处尊前不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名为《李绣川招集广住庵看桂并赠丛辉上人(其一)》。诗中描绘了在广住庵观赏桂花的情景,以及与友人李绣川相聚饮酒的欢乐氛围。

首句“舍宅空传异姓王”,以“异姓王”比喻过去广住庵曾有的辉煌历史,如今已成过往云烟,只留下空荡的建筑,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计秋今让客清狂”则表达了当前时节,主人李绣川邀请宾客前来,共赏秋日美景,享受清雅之乐的情景。

“分明金粟全身现,和合旃檀一味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桂花比作“金粟”,香气比作“旃檀”,生动描绘了桂花的美丽与芳香,同时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佛地逢花宜破笑,人天入座且倾觞”则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愉悦气氛,无论是佛门弟子还是凡尘之人,在这美好的时刻都应放下烦恼,开怀畅饮,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主情却比醇醪厚,何处尊前不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这份情感比醇酒还要深厚,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总有故乡的温暖与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李绣川招集广住庵看桂并赠丛辉上人(其二)

不用行厨乱雀群,山僧留客自殷勤。

饮从欢喜河流借,馔自摩尼釜鍑分。

钵底龙淞千丈雪,袖中黄海万重云。

前游小话沈斋磬,又报花间已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话吟秋斋头次韵

半榻荼烟两鬓侵,一天凉思系疏襟。

花贪入道披黄帔,竹解留人下翠禽。

世态秋云难比薄,交情春水不嫌深。

谁从药臼薰炉畔,省识斯人万里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沙洲行

门前洲渚春水生,浩淼远与淮流平。

吴艑楚舸泊门下,睡乡伊轧皆橹声。

经时卧病出门望,但见短草摇天青。

水落不知处,草青行复枯。

行人如豆马如蚁,出没草际行蠕蠕。

若教此地不为浸,岂非万顷真膏腴。

长淮树底渺难辨,极浦征帆有时见。

帆影还争落日飞,鼓声或递回风便。

一行雁带商飙来,散作秋阴满淮甸。

支筇独立何苍然,万里势落萧辽天。

客魂久已迷下蔡,地气莽欲开中原。

世情生落尽如水,何必桑田与沧海。

等闲风景伤羁人,我客兹邦已弥载。

故乡昨日邮筒来,石田荦确生蒿莱。

老亲日日倚门望,试问游子何时归。

沙洲行复别伊去,明岁水生无我住。

形式: 古风

尹六丈为作云峰阁图歌以为赠

出君胸中随意之丘壑,图我悬崖万伋之高阁。

断腰破顶峰状千,缭石穿松云态各。

弄君笔头随意之丹青,使我鸠形鹄面生光莹。

风座扫尽出真相,土木块然还旧形。

蓬莱玄圃藐姑射,摄入横图不盈尺。

云邪峰邪重复重,杳然不知图所终。

故令阁势欲飞去,位我读书长啸于其中。

咄哉此客太相逼,揽镜依然旧相识。

周旋与我成三人,毕竟置身高处得。

我曾夜半登祝融,铁笛叫出金钲红。

又曾黄山看铺海,石壁云踪至今在。

他如匡庐九子,天台四明。

旧游一一归梦境,君画与我通心灵。

从今卧游不复梦,但恐披图意飞动。

五岳寻真愿总乖,千秋作赋才何用。

碧海难骑李白鲸,红尘渐老嵇康凤。

客里相逢意转亲,袖君高手尽麒麟。

若论此日图中客,亦是寻常行路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