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九)

止宿鸳鸯鸟,一雄兼一雌。

衔花相共食,刷羽每相随。

戏入烟霄里,宿归沙岸湄。

自怜生处乐,不夺凤皇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通过对鸳鸯鸟行为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与满足。开篇“止宿鸳鸯鸟,一雄兼一雌”,直接点出了主角——一对鸳鸯鸟,它们在水边安顿下来,显示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态状态。

接着,“衔花相共食,刷羽每相随”,展示了这对鸟儿和谐共处的情景,它们一起觅食、整理羽毛,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对方。这不仅描写了鸟类的习性,也象征着夫妻或伴侣之间的和睦与关怀。

“戏入烟霄里,宿归沙岸湄”,则是对这对鸳鸯在水边生活的一种浪漫化描述,它们在轻薄的云雾中嬉戏,在沙岸上安歇。这里的“烟霄”和“沙岸湄”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美好的氛围。

最后,“自怜生处乐,不夺凤皇池”,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平凡但充满爱意生活的自在与满足。即使是在一般的水塘边,也不愿去改变这一切,哪怕是换到传说中的美丽宫殿——“凤皇池”中去。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知足常乐。

整首诗通过对鸳鸯鸟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流露出一种超脱物欲、享受简单生活之美的意境,是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状态的一种赞颂。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一)

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

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

抛绝红尘境,常游好阅书。

谁能借斗水,活取辙中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二)

变化计无穷,生死竟不止。

三途鸟雀身,五岳龙鱼已。

世浊作䍲羺,时清为騄駬。

前回是富儿,今度成贫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三)

书判全非弱,嫌身不得官。

铨曹被拗折,洗垢觅疮瘢。

必也关天命,今冬更试看。

盲儿射雀目,偶中亦非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六)

大有饥寒客,生将兽鱼殊。

长存磨石下,时哭路边隅。

累日空思饭,经冬不识襦。

唯赍一束草,并带五升麸。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