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奉酬王原父集福山之什

平生契所崇,晚得故人语。

惊呼追曩游,世道今如许。

中原鞠茂草,万里尽豺虎。

天王巡江濆,对垒眺淮楚。

未闻诛叛亡,快愤断腰膂。

上复九庙雠,下宽四民苦。

胸中有成奏,无路不容吐。

天高云雾深,洒泣逃罪罟。

朅来陪胜集,人物良可数。

高氏父子贤,王甥兄弟窭。

相过茶酒间,穷年简编处。

丧乱共伤时,兴衰更怀古。

假日聊销忧,信美非吾土。

夜阑然薪归,被酒踏寒雨。

买山结茅茨,我老竟何所。

要当乔松根,白石仍同煮。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生所崇尚的,晚年才听到老友的话语。
惊讶地回忆起过去的游历,如今世道变得如此。
中原满目荒草,万里之内尽是凶险之徒。
天子巡视江边,远望淮河与楚地。
未曾听说讨伐叛逆,只觉痛快但内心忧虑。
向上报答九庙之仇,向下减轻百姓疾苦。
心中有治国之策,却无处施展。
天空高远云雾深沉,含泪逃避罪责的网罗。
归来参加胜利者的聚会,人才众多值得称赞。
高家父子贤明,王姓甥侄们清贫。
在品茶饮酒或研读经书的时光中拜访彼此。
共同感叹时局动荡,感慨兴衰更替的历史。
假期暂且消解忧虑,美景虽好却非我久居之地。
夜深饮酒归家,踏着寒雨前行。
打算买山建屋,老去后不知何处安身。
只想在乔木松根下,与白石一同煮茶煮酒。

注释

契:契合,崇尚。
故人:老朋友。
曩游:过去的游历。
世道:社会风气,世事。
鞠茂草:形容荒芜,草木丛生。
豺虎:比喻恶势力。
天王:古代帝王的尊称,此处指皇帝。
淮楚:淮河和楚地。
诛叛亡:讨伐叛逆者。
腰膂:腰部和脊背,代指内心。
九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象征国家。
四民:指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胸中:心里,内心深处。
罪罟:罪罚的罗网。
朅来:归来,回到。
胜集:胜利者的聚会。
简编:书籍,文献。
丧乱:战乱,灾难。
信美:确实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所作,名为《和韵奉酬王原父集福山之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友人王原父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感慨。

首句“平生契所崇,晚得故人语”表达了作者平生仰慕的人物,在晚年时终于得到了故人的佳音。紧接着“惊呼追曩游,世道今如许”则是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感叹现在社会的沧桑巨变。

中间部分“中原鞠茂草,万里尽豺虎”描绘了战乱后中原一片荒芜,到处都是豺虎出没的凄凉景象。接着“天王巡江濆,对垒眺淮楚”则是对统治者在江南巡视的情形进行描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战乱与动荡。

诗人通过“未闻诛叛亡,快愤断腰膂”表达了对国家法纪废弛、盗匪横行的无奈。随后“上复九庙雠,下宽四民苦”则是作者对于统治者能恢复先贤遗风,上报天庙之事,下减百姓之苦的期待。

“胸中有成奏,无路不容吐”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壮志和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渴望有机会倾诉心中所思。紧接着“天高云雾深,洒泣逃罪罟”则是诗人面对高远而又迷雾一般的天空,不禁潸然泪下,感叹自己难以逃脱罪责。

末尾部分“朅来陪胜集,人物良可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时光,以及对周围人物品质优良的赞美。随后“高氏父子贤,王甥兄弟窭”则是具体指出了几位德行高尚的人物。

“相过茶酒间,穷年简编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简单的生活环境中,以茶酒为伴,共同度过贫困的岁月。接下来的“丧乱共伤时,兴衰更怀古”则是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以及对于当前战乱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感慨。

最后,“假日聊销忧,信美非吾土”表达了诗人通过假日(即休息之日)稍微缓解心中的忧虑,但仍旧感到目前环境并非自己所向往的安稳居所。“夜阑然薪归,被酒踏寒雨”则是描绘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带着酒意回家的景象,脚步中被寒冷的雨水浸湿。

“买山结茅茨,我老竟何所”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迷茫,以及对未来归宿的不确定感。末句“要当乔松根,白石仍同煮”则是希望自己能够像坚韧的松树根一样立于世间,而不是如白石一般被岁月磨损。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忧虑,以及个人晚年生活的无奈和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事变迁的描绘,张元干表达了自己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同黄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访鼓山圭公游临沧亭为赋十四韵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

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

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

及兹百事懒,作意三日闲。

聊将烧灯夜,付与儿辈看。

来陪老禅伯,杖履同跻攀。

曲折几藓磴,竹引春斓斑。

窦口咽细泉,崖腹鸣飞澜。

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

倒景射西崦,晃荡云海宽。

十年戎马后,集此兰若难。

未必支许游,能尽宾主欢。

暝色到峰顶,月光散林端。

摩挲忘归石,告以幽遐观。

形式: 古风

奉和希道新句兼简祖颖漕使

秋来乏邻酤,近事采涂说。

愁多费陶写,户小辄败阙。

谁能空隐忧,判饮最良策。

两公俱世豪,风味夺佳节。

手酿瓮中春,香浮玉丹色。

相饷走鸱夷,芳辛真妙绝。

共赋醉乡诗,销磨闲日月。

颇闻锁娉婷,回风舞流雪。

何妨出房栊,满引快关膈。

此念想当然,清尊可虚设。

我老留瓯闽,感时梦淮浙。

公其招故人,亦记未归客。

形式: 古风

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君尝手校舆地图,上下千载铅黄朱。

斯人魁磊岂假此,愿见尅复东西都。

胸中远略指诸掌,表里拄腹撑肠书。

深知祸起取幽蓟,颇觉气王吞青徐。

眼看僭伪忽亡灭,逆党未足劳诛锄。

万方助顺事可卜,火运要是穹苍扶。

兴衰拨乱戴真主,会扫氛祲开云衢。

于今荆淮付诸将,控带川陜襟江湖。

傥能倒用进筑法,更许世袭宏规模。

两河境土不难办,狡寇胆落游魂孤。

古今徒闻作戎首,中国礼义终如初。

公家自有中兴相,雅意泰阶光六符。

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

承明入谒一见决,三迁故事登元枢。

整顿乾坤赖公等,我病只合山林居。

残年正尔甚易与,不过二顷邻一区。

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

与君痛饮遽成别,努力强饭供时须。

男儿富贵亦细事,否泰相反分贤愚。

酒酣起舞莫作恶,行矣自爱千金躯。

本朝再造旧基业,速拯涂炭疲氓苏。

勿令毫发有遗恨,文章尔雅华国犹其馀。

形式: 古风

奉送真歇禅师往住阿育山兼简黄檗云峰诸老

时流罕识真,特立取众忌。

不有明眼人,谁止万口沸。

古今冠盖场,毁誉固一致。

胡为空门中,生灭亦滋炽。

更怜晚学徒,遍参反谀媚。

妄将宗派分,未必尽师志。

要是鹰犬姿,乃出蛇鼠计。

堂堂真歇师,的的示大意。

所向古道场,衲子悉倾至。

往年入吴闽,宴坐走檀施。

继踵几尊宿,建立各超诣。

南方祖令行,山川久增气。

乃知群魔怖,不乐佛住世。

休歇云卧庵,谤焰息氛翳。

欻然天门开,黄纸书广利。

万态复现前,颇似厌权势。

去来初何心,缘感本自契。

悯兹象众衰,愿力救深弊。

维师法梁栋,世道贵相济。

露风吹海云,瘴岭发岩桂。

欲挽衣裓留,意已万里外。

我老卜后期,夜话炯不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