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古观有感

古观寥寥枕碧溪,偶思前事立残晖。

漆园化蝶名空在,柱史犹龙去不归。

丹井泉枯苔锁合,醮坛松折鹤来稀。

回头因叹浮生事,梦里光阴疾若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古观孤独地坐落在碧绿的溪边,偶尔回忆往事,在夕阳下独立。
庄周化蝶的故事虽有名,但已空留痕迹,柱史如龙的传说却不再归来。
炼丹的井水干涸,青苔封住了泉眼,祭祀坛上的松树折断,仙鹤来访也变得稀少。
回首感叹人生的短暂,梦境中的时间流逝得如同飞逝一般快速。

注释

古观:古老的道观。
寥寥:孤寂、稀少。
枕:倚靠。
碧溪:清澈的溪流。
漆园:指庄子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庄周。
化蝶:庄周梦蝶的典故。
名空在:名声虽在,但人已不在。
柱史犹龙:柱史是古代官职,这里比喻庄周,犹龙表示他的神秘和离去。
丹井:炼丹的井。
泉枯:泉水干涸。
苔锁:青苔覆盖。
醮坛:道教祭祀的坛台。
鹤来稀:仙鹤来访的次数减少。
回头:回首往事。
浮生事:人生琐事。
梦里光阴:梦境中的时光。
疾若飞:快速如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的意境和对过往事物的怀念。"寥寥枕碧溪",诗人在古观里仰望天际,心中泛起对过去的思念;"偶思前事立残晖",夕阳的余晖中,诗人偶尔思考过往的事情,显得格外沉重和无奈。"漆园化蝶名空在",园中的花开了,但蝶舞已逝,留下的是名字而已,这反映出诗人对逝去美好的追忆;"柱史犹龙去不归",柱上刻着的历史故事,如同那离去的龙,再也回不来了。

接着是"丹井泉枯苔锁合",曾经红润的井水现在干涸,只剩下苔藓缠绕,封闭在一起;"醮坛松折鹤来稀",祭祀用的坛前,松树被风雨摧残,偶尔有鹤来访,但也越来越少了。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回头因叹浮生事,梦里光阴疾若飞",诗人回首一生,感叹世事无常,都像梦中的一场游戏一样短暂;而时间则像飞鸟般迅速流逝,不可追捉。这两句强化了整首诗的主题: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生命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勉同志

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

傥若功名立,那愁变化迟。

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

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客中寒食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庭竹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思九江旧居三首(其一)

结茅曾在碧江隈,多病贫身养拙来。

雨歇汀洲垂钓去,月当门巷访僧回。

静临窗下开琴匣,闷向床头泼酒醅。

游宦等闲千里隔,空馀魂梦到渔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