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形式: 词牌: 八归

翻译

秋日江流挟带着秋雨,寒冷的沙滩萦绕着水湾,我独自一人登上画阁俯瞰。令人感到愁痛孤独。烟雨迷漾,披蓑撒网的声响,惊动了我的诗兴,却又被飞去的乱鸥,搅得我佳句难续。冷眼尽望,汇入一幅图画之中,隔岸相望,对岸有隐约如云的房屋。我猜想它多半是渔市樵村,在黄昏暮色里竞相燃起了枯竹,升起袅袅炊烟。
自信我风流尚未衰老,就靠持杯饮酒,抚慰我触目惊心的悲凉凄苦。从南陌一声鞭响,经过了几座津渡,幸亏赖有歌女开怀,使我眉展心舒。仅向远方匆匆眺望,已觉得忧愁挂上高树。我实在难以忍受故人远隔天边的事实,望断江淮的群山,不仅看不见她,就连一只传信的大雁也杳无踪迹。

注释

瞰:俯视。
烟蓑:捕鱼人。
烟雨迷茫中身披蓑衣,指渔父。
散响:指渔父撒网入水发出的响声。
乱鸥:群鸥乱飞。
隔岸:对岸。
云屋:苍黑若云之状。
然,同“燃”。
然竹:烧竹。
然,同“燃”。
凭持尊酒:凭此酒杯饮酒。
歌眉:指歌歌女之眉。
舒绿:舒展愁眉,古人以黛绿画眉,绿即指眉。
乔乡:此处指故乡。
淮山:指扬州附近之山。
无雁足:古代传说,雁足可以传书,无雁足即谓无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诗人在画阁中独自徘徊,心中充满了愁绪。秋雨中的江水与沙滩相连,寒冷而又湿润。人们站在高处眺望着这片景致,内心的忧伤却如同诗思被烟雾所扰乱,难以续写。

诗人用“冷眼”来形容自己对周遭景物的观察,仿佛一切都只在图画之中,而现实中的隔岸与云雾笼罩的小屋则显得遥远而模糊。诗人的思绪随着渔夫的市集和樵夫的村落飘逸,不禁想要在傍晚时分,寻一处竹林中静坐。

尽管如此,诗人仍旧相信自己的风流才情并未衰老。他举杯自酌,用酒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诗中的“一鞭南陌”、“几篙官渡”描绘了出行的景象,而“赖有歌眉舒绿”则表达了一种依靠美好的回忆来安慰自己之情。

然而,尽管诗人试图以这种方式自我安慰,但终究还是感到愁绪不断。远处的山峦似乎在提醒他与故人的遥远,而那无尽的相思之情,就如同天边看不见归来的雁影一般,深藏而无法释怀。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表达对美好时光难以忘怀之情的诗篇。

收录诗词(114)

史达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163~1220?年。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字:邦卿
  • 号:梅溪
  • 籍贯:汴(河南开封)

相关古诗词

万年欢.春思

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残雪。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烟溪上、采绿人归,定应愁沁花骨。

非干厚情易歇。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

形式: 词牌: 万年欢

三姝媚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于飞乐.鸳鸯怨曲

绮翼■■,问谁常借春陂。生愁近渚风微。

紫山深,金殿暖,日暮同归。

白头相守,情虽定、事却难期。

带恨飞来,烟埋秦草,年年枉梦红衣。

旧沙间,香颈冷,合是单栖。

将终怨魂,何年化、连理芳枝。

形式: 词牌: 于飞乐

凤来朝.五日感事

晕粉就妆镜。掩金闺、彩丝未整。

趁无人、学指鸳鸯颈。恨谁踏、藓花径。

一梦蒲香葵冷。堕银瓶、脆绳挂井。扇底并团圆影。

只此是、沈郎病。

形式: 词牌: 凤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