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蚀

有婢上堂来,白我事可惊。

天如青玻瓈,月若黑水精。

时当十分圆,只见一寸明。

主妇煎饼去,小儿敲镜声。

此虽浅近意,乃重补救情。

夜深桂兔出,众星随西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有个丫鬟走上厅堂,告诉我有令人惊讶的事情。
天空像透明的青玉,月亮像黑色的水晶。
此时月亮已圆满,但看上去只有一寸明亮。
女主人去做煎饼,小孩子们敲打镜子的声音响起。
这诗虽然浅显,却蕴含着深深的忧虑和补救之意。
深夜里,月亮如桂花般升起,众星都向西方倾斜。

注释

惊:惊讶。
天:天空。
青玻瓈:透明的青玉。
黑水精:黑色的水晶。
十分圆:非常圆满。
一寸明:一小片明亮。
主妇:女主人。
敲镜:敲打镜子。
浅近意:浅显的意思。
补救情:补救的心情。
桂兔:月亮如桂花。
西倾:向西方倾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月蚀》,描绘了月食发生时的景象。诗人以日常生活的场景入手,通过婢女报讯和家人的反应,展现了月蚀的奇特现象。"天如青玻瓈,月若黑水精",运用比喻,将天空比作清澈的玻璃,月亮比作黑色的水晶,形象地描绘了月光被遮蔽后的暗淡。"时当十分圆,只见一寸明",写出月食过程中,原本圆满的月亮只剩下微弱的一点光芒。

后两句"主妇煎饼去,小儿敲镜声",通过家庭琐事的描写,进一步增添了生活气息,显示出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关注和寻常生活的继续。最后两句"夜深桂兔出,众星随西倾",则借神话传说中的"桂兔"(月亮)和"众星",寓言般地表达出月食结束后,月亮重新明亮,星星也回归原位的景象。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生活与天文奇观的结合,表达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天文学现象背后寓意的思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毛君宝秘校将出京示予诗因以答之

古城踏成谷,不见人马踪。

古人岂不行,旧迹岂不重。

从何求故步,往返自憧憧。

观君百篇诗,善画人形容。

毫发无不似,落笔任横纵。

曷如握明镜,物物目所逢。

赠以东南归,掷去手中筇。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水丘于西湖得活鲫鱼三尾见遗余顷在襄城获数尾时欧阳永叔方自乾德移滑台留待其至且有诗后居京师蔡仲谋者亦有以赠乃思襄时所留复有诗于今三得三咏之矣

襄城得圆鲫,留以待吾友。

大梁又得之,始忆终按酒。

今君复持赠,重念滁阳守。

滁阳石濑中,此物岂无有。

三得实嘉遗,我敢自私口。

口且不争甘,事亦难利诱。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水次藓花

秋雨日霏霏,碧花生叠叠。

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

岸侧小家妇,不知所宜惬。

未得未还人,自将浑面帖。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水次髑髅

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

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

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

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