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夜闻海涛声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

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此诗《水龙吟·夜闻海涛声》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描绘了夜晚海涛声中梦与现实交织的意境。

首句“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以梦境为引子,梦魂在天风的催促下,飞向了三山顶,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飘渺空灵的氛围。接着“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一句,将梦境与现实交织,仿佛是鱼龙在海中唤醒了梦中的景象,使得一泓杯影在海面上荡漾,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则进一步渲染了梦境中的仙境之感,玉府琼楼,清虚寂历,高寒之地,无人问津,营造出一种孤高脱俗的意境。接下来“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一句,表达了对归途的渴望和对现实的留恋,浮槎万里寻觅归路,波声壮丽却侵扰着山枕,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现状的无奈。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两句,通过音乐的比喻,表现了内心的清冷与宁静,成连是古代著名的琴师,瑶丝代表了高雅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清冷与宁静,增添了一种艺术的美感。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则表达了深夜的孤独与忧愁,夜长难眠,愁绪深重,每一次回听都让人难以承受,情感真挚而深刻。

最后,“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预示着明天的希望与变化,山头的雪云即将散去,暗示着未来的光明与清新。而“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扶桑象征着日出,净洗意味着洗净前尘,冲融立马表示行动迅速,风帆稳则预示着航行的平稳与顺利。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梦境与现实、自然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浣纱溪二首(其一)

山气清人远梦苏,海天摇白转空虚,马蹄不碍岭云孤。

杨柳官桥通碧水,桃花小市卖黄鱼,东风未起早阴初。

形式:

浣纱溪二首(其二)

王气东来百鞍艰,行人指点十花斑,杏山过了又松山。

边马百年思塞草,征夫双泪唱刀镮,何人回首战场间?

形式: 押[删]韵

念奴娇

海云一朵,是何人、招入医闾山骨?

千古惊波流不尽,洗出海山明灭。

入手秋空,当心夜炯,见此明明月。

蓬莱何处,一泓如许澄澈!

此地宜着神仙,小山高赋罢,琼枝亲折。

我是江东飞来鹤,定与闲云相识。

出岫无心,平波好住,揽佩还重结。

且歌征角,尊前试扣清越。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高阳台二首(其一)

红杏桥边,白云渡口,画船箫鼓端阳。

十六年来,故园事事堪伤。

前年此日偏相忆,有沙鸥、招得成行。

向丰溪、掠过波声,划破山光。

当时但觉离情速,倩蛮笺缄恨,苦说他乡。

谁道而含,回头一样茫茫。

客来都问江南好,问江南、可是潇湘?

怎凭阑、一缕西风,一寸回肠。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