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宅上愁云吹不散,桂林诗骨葬云根。
满楼山色供邻里,一洞松声付子孙。
甘露施衣封泪点,秘书取集印苔痕。
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愁绪和对自然之美的寄托。"宅上愁云吹不散"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如同家中未散的云雾,难以驱散。"桂林诗骨葬云根"则是将自己的诗作比喻为桂林的山骨,深藏于云间的根部,显示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崇敬。
"满楼山色供邻里"中,"山色"指的是外界的山川之美,而"供邻里"则是将这份美好与周围的人分享,营造了一种共享之感。接下来的"一洞松声付子孙"更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将自己的精神财富传承给后代。
诗中还通过"甘露施衣封泪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之情,"秘书取集印苔痕"则显示出诗人对知识的积累与珍视。最后两句"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情境,通过吟咏诗词来释放自己的精神世界,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自我表达。
不详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华省支残俸,寒蔬办祭稀。
安坟对白阁,买石折朱衣。
蜀客弹琴哭,江鸥入宅飞。
帆吹佳句远,不独遍王畿。
携文过水宿,拂席四廊尘。
坠果敲楼瓦,高萤映鹤身。
点灯吹叶火,谈佛悟山人。
尽有栖霞志,好谋三教邻。
南北飞山雪,万片寄相思。
东西曲流水,千声泻别离。
巴猿学导引,陇鸟解吟诗。
翻羡家林赏,世人那得知。
南归来取别,穷巷坐青苔。
一盏薄醨酒,数枝零落梅。
潮生楚驿闭,星在越楼开。
明日望君处,前临风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