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尚书三首(其一)

奇才从古少,厚德独公全。

克己强为善,虚心乐荐贤。

立朝忠贯日,谋国力回天。

阅世虽多故,胸中固湛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自古以来,奇才罕见,唯有公德深厚无匹。
他克制自己,努力行善,虚怀若谷,乐于推荐贤能之人。
在朝廷上,他的忠诚贯穿始终,为国家出谋划策,竭尽全力。
经历世间沧桑,他内心依然清澈如水,坚定不移。

注释

奇才:非常有才华的人。
古:古代。
厚德:深厚的品德。
公全:公正全面。
克己:约束自己。
强为善:极力行善。
虚心:谦虚。
荐贤:推荐贤能的人。
立朝:在朝廷任职。
忠贯日:忠诚贯穿每一天。
谋国:为国家出谋划策。
力回天:尽力扭转乾坤。
阅世:经历世事。
多故:变故多。
胸中:心中。
湛然:清澈、坚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名为《挽吴尚书三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被挽者吴尚书的高度评价和深厚感情。

"奇才从古少,厚德独公全。"

这两句赞美吴尚书是难得的人才,他不仅有非凡的才能,还拥有广博的德行,是一个完备无缺的君子。这表明作者对其人品及能力的极高认可。

"克己强为善,虚心乐荐贤。"

这里描绘了吴尚书严于律己、力求向善,并且以谦逊的心态乐于推荐他人的德行和才华。这两句突出了吴尚书的修养和胸怀。

"立朝忠贯日,谋国力回天。"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吴尚书在国家大事上的忠诚和智慧,他能够以不懈怠的努力和坚强的意志来影响时代、扭转乾坤。这是对他政治才能的高度肯定。

"阅世虽多故,胸中固湛然。"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虽然见识广博,但在内心深处仍然对吴尚书保持着坚定不移的敬意和记忆。这体现了作者与吴尚书之间的情谊深厚。

整首诗通过对吴尚书品德、才华、忠诚及影响力的高度评价,展现了一位理想的士人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身的修养和对朋友的深切情感,是一篇充满赞美之辞的挽歌。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挽应伟节尊人

归来闾里问高年,此日惟公五福全。

三世儒科身及见,四经乡饮众推先。

安时不恨青衫晚,适意还欣綵服鲜。

终始哀荣无可憾,想应含笑入黄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李季文二首(其二)

吴郡为僚记少时,别来光景迅如飞。

江头我始怀章去,岭外君才解组归。

正望故人时见过,回思往事遽成非。

死生契阔无穷恨,极目高原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挽李季文二首(其一)

世趋捷径蹈危机,公独安恬度岁时。

但见谦谦卑自牧,不为赫赫急人知。

政成名已闻丹扆,官满身将上赤墀。

岂料一朝成奄忽,空传南国去思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陈兖仲

慷慨平群盗,能为众所难。

身虽淹武弁,志不负儒冠。

义概千钧重,心田万顷宽。

故山方适意,清梦忽惊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