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

薄伽梵相含空虚,化人分段同璠玙。

尔来示灭二千岁,真骨万里传中区。

钱塘有尼号法照,得自禁掖藏金铺。

欲因此胜高构阁,假设象似开群愚。

偶从好事至霅上,持出瞻玩相欢娱。

灵牙宝色玉不如,上有无数光明珠。

庄严一一出御帑,蜿蜒绣袋荣砗磲。

是时宾客尽上士,回向已登十地初。

殷勤称赞出软语,坐人顾眄惊俗污。

因悲人生信如梦,浪逐声势霜鬓须。

一源清净谁复无,枉入诸趋更崎岖。

愿因今日诣真际,古松白日常萧疏。

乃知金仙妙难测,馀润普及沾凡枯。

况复老尼亦才辩,朱甍碧瓦非难图。

行看岧峣倚青嶂,翁妪颂说倾三吴。

形式: 古风

翻译

薄伽梵像蕴含虚空,化身分段如同美玉。
至今已示寂灭两千年,真身骨骼流传于中原。
钱塘有一位尼姑名唤法照,她从宫廷秘藏中得到珍品。
想借此胜景建高阁,模仿佛像开启众人智慧。
偶然间,好事者来到霅水边,取出观赏,共享欢乐。
灵牙宝光胜过美玉,上面镶嵌无数明珠。
这些珍宝逐一展示在御库,装在绣袋中,如砗磲般华丽。
当时宾客皆为高士,他们修行已登十地初阶。
众人热情赞美,言辞温婉,旁观者也为之惊叹。
感伤人生如梦,随波逐流,白发渐生。
一切源自清净,何人不能达到,只是追求之路曲折。
愿今日能亲临真境,古松白日映照,景象萧疏。
方知金仙奥妙难测,恩泽普降,惠及凡尘枯木。
更何况老尼才智过人,红屋绿瓦并非遥不可及。
不久后,此地将矗立崇高的塔楼,老少皆会传颂于三吴之地。

注释

薄伽梵:佛教中的尊称,指佛陀。
空虚:象征佛性的广大无边。
璠玙:美玉,比喻佛法的纯洁。
禁掖:皇宫禁地。
象似:模仿,仿造。
霅上:霅水边,地名。
灵牙:指佛牙,具有神圣意义。
御帑:皇家仓库。
砗磲:海洋贝类,象征贵重。
十地:佛教修行的十个阶段。
软语:温和的话语。
萧疏:稀疏,形容景象冷清。
金仙:金色的神仙,指佛。
馀润:恩泽,余下的好处。
朱甍碧瓦:红色屋脊,绿色瓦片,形容建筑华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秦观陪同李公择观赏金地佛牙的场景。诗人以佛教故事为背景,赞美了佛牙的神圣与非凡。"薄伽梵相含空虚"象征佛的智慧空灵,"化人分段同璠玙"暗示佛牙具有转化人心的力量。佛牙历经两千年的示现,依然受到人们的敬仰,从钱塘的法照尼手中展示出来,希望能启发大众。在座的都是有识之士,对佛牙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感慨交织,感叹人生如梦,应追求内心的清净。诗人希望借此领悟佛法真谛,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佛的恩泽。最后,他期待佛牙所在之地能成为人们崇敬的对象,如同耸立的山峰,连老尼也展现出才情,整个景象将吸引三吴之地的人们前来颂扬。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秦观对于佛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偶戏

偶戏失班龙,坐谪昆崙阴。

昆崙一何高,去天无数寻。

嘉禾穗盈车,珠玉烱成林。

天飘时一拂,清哀动人心。

一面四百门,宫谯云气侵。

阙然竹使符,难矣暂登临。

群仙来按行,怜我久滞淫。

力请始云免,反室岁已深。

亲朋喜我来,感叹或沾襟。

尘寰君勿悲,殊胜巢嵚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宿金山

山南山北江水流,半空金碧随云浮。

我来仍值风日好,十月未寒如晚秋。

山僧引客寻苍翠,历尽参差到平地。

万里风来拂骨清,却忆人间如梦寐。

夜深无风月入扉,相对老人如槁枝。

流水与天争入海,共笑此心谁得知。

下山却向中?望,番忆当时在屏幛。

老母思儿且欲归,回首云峰已天上。

形式: 古风

宿乾明方丈

漫天白雪无端现,佛室夜艾乌更啼。

相逢解颐足自慰,勿语俗子念心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寄李端叔编修

旗亭解手屡冬春,闻道归来白发新。

马革裹尸心未艾,金龟换酒气方震。

梦魂偷绕边城月,道从公穿禁路尘。

知有新编号横槊,为凭东使寄淮滨。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