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

邦计动宸衷,时贤莅浙东。

量宽吞渤澥,气直禀崆峒。

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

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举措敦儒行,谈谐有古风。

冀方思旧政,江表伫成功。

吏畏严霜白,民歌爱日红。

勤王虽运智,修道岂妨公。

旋种烟莎径,闲科雨竹丛。

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

移石情无倦,抄书俸不充。

晨餐烧露笋,秋句写霜枫。

棋阁连花坞,书窗映烛笼。

僧传栽树法,客献递诗筒。

饮席螺为盏,吟舟苇作篷。

按琴苔院冷,捣药月堂空。

清白成家计,操修达圣聪。

即徵归象阙,清秩冠鸳鸿。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题为《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受赠官职者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古代文化传统和礼制的尊崇。

“邦计动宸衷”表达了国家大计的重要性,而“时贤莅浙东”则指出了当时贤能之士聚集于浙江一带。接下来的“量宽吞渤澥,气直禀崆峒”形容人物品格宽厚而又坚定不移。

在“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两句中,“捧诏”意味着接受皇帝的诏书,而“辞班玉笋中”则表现了谦让之意,显示出受赠者的人格高尚。

“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表明受赠者在政治和礼仪上的贡献。诗人通过“举措敦儒行,谈谐有古风”赞扬其行为遵循儒家之道,言谈中充满了古人风范。

“冀方思旧政,江表伫成功”两句可能是在提及历史上的治国理念和成就。下文的“吏畏严霜白,民歌爱日红”则描绘了一幅官员清廉、百姓安乐的美好画面。

诗中还通过“勤王虽运智,修道岂妨公”表达了对受赠者治国理念和个人品德的肯定。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如“旋种烟莎径,闲科雨竹丛”,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可能是在形容受赠者对艺术或学问的修养,而“移石情无倦,抄书俸不充”则是对其勤勉学习、不懈怠的态度的赞美。

最后几句,如“晨餐烧露笋,秋句写霜枫”,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来表达诗人对受赠者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尊重。全诗通过对受赠者的多方面品格和行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此境一何醇,熙熙别得春。

有声皆俗格,无梦是天真。

壁上登山屐,床头漉酒巾。

轻轻龟喘息,苒苒蝶精神。

滞寂通禅理,无何等道人。

曲肱高胜枕,藉草软于茵。

吟苦魂初瞑,杯酣味更珍。

觉知身是幻,静与死为邻。

酷恨巢檐燕,生憎款户宾。

功成归展转,先兆自嚬呻。

不入荣名客,还宜放逐臣。

东窗一丈日,且作自由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赠采访使閤门穆舍人

经略十三州,东南帝不忧。

二年辞玉砌,几夜梦珠旒。

旌旆虽遐适,江山是胜游。

风谣随处采,民瘼尽心求。

报国机钤密,供吟景象幽。

煮茶溪畔寺,望月海边楼。

步武思龙尾,琴书在鹢舟。

听泉调玉轸,拂石试银钩。

古画多收买,新诗寡和詶。

酒醒闻瀑响,睡起见潮头。

奉使时将久,归朝礼必优。

一麾先出守,万户待封侯。

遇主当宜贵,遗材亦合收。

此身居下位,无路画良筹。

已悔田园废,堪惊鬓发秋。

凭谁念寒苦,祇自拟归休。

僻甚陶元亮,贫过鲁仲由。

品题殊不滥,清浊肯同流。

复命期三接,陈诗说四愁。

荐雄如有便,还解杀身酬。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一品孙郑昱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

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

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

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

气貌不凡俗,因为开酒樽。

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

池州有清节,滥觞登洪源。

太傅擅鸿笔,入相又出藩。

其家本开封,改号一何尊。

至昱始六代,布衣老丘樊。

跨驴入府县,驱犊耕郊原。

家庙固已毁,国史空具存。

盛德百世著,功必格乾坤。

高太已不祀,羡絪何可论。

况复起章句,乘时宠便蕃。

子孙虽替陵,尚得守田园。

我爱三代时,法度有深根。

卿大夫称家,世世奉蘋蘩。

四民有定分,宦路无驰奔。

自从杂伯道,倾夺日喧喧。

脱耒秉金钺,吮笔乘朱轩。

朝荣又暮辱,容易如掌翻。

古道不可复,颓波益以浑。

何况度木者,倒置轮与辕。

我亦起白屋,两朝直紫垣。

荫子有官常,赏延弟与昆。

尽待食人禄,将何报君恩。

农桑国之本,孝义古所敦。

吾族不力穑,终岁饱且温。

虽非享富贵,亦以蠹黎元。

唐贤尚消歇,我辈奚足言。

呼儿讽此诗,播在篪与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七夕

去年七月七,直庐闲独坐。

西日下紫微,东窗晕青琐。

露柳蜩忽鸣,风帘燕频过。

寂寂红药阶,槿花开一朵。

时清无诏诰,性澹忘物我。

兀然何所营,横枕通中卧。

梦入无何乡,蛱蝶甚幺么。

孰谓处深严,自得放慵惰。

中官传宣旨,御诗令属和。

惊起俨衣冠,拜舞苍苔破。

逸翰龙蛇走,雅调金石播。

洋洋百世音,乃赓强牵课。

暮随丞相出,自谓天上堕。

归来备乞巧,酒肴间瓜果。

海物杂时味,罗列繁且夥。

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

宠辱方若惊,倚伏忽成祸。

九月谪商于,羁縻复穷饿。

凤仪困鸱嚇,骥足翻鳖跛。

山城已僻陋,旅舍甚丛脞。

夏旱麦禾死,春霜花木挫。

吾亲极衰耄,吾命何轗轲。

稚子啼我前,孺人病我左。

玄发半凋落,紫绶空垂拖。

客计鱼脱泉,年光蚁旋磨。

昨夜枕簟凉,西郊忽流火。

河汉势清浅,牛女姿婀娜。

商土本硗瘠,商民久劳瘅。

霜旱固不支,水潦复无柰。

居人且艰食,行商不通货。

郡小数千家,今夕唯愁呵。

吾儿索来禽,倾市得一颗。

举家成大笑,愁眉略舒亸。

自念一岁间,荣辱两偏颇。

赖有道依据,故得心安妥。

穷乎止旅人,达也登王佐。

匏瓜从系滞,糠秕任扬簸。

批凤不足言,失马聊自贺。

委顺信吾生,无可无不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