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采访使閤门穆舍人

经略十三州,东南帝不忧。

二年辞玉砌,几夜梦珠旒。

旌旆虽遐适,江山是胜游。

风谣随处采,民瘼尽心求。

报国机钤密,供吟景象幽。

煮茶溪畔寺,望月海边楼。

步武思龙尾,琴书在鹢舟。

听泉调玉轸,拂石试银钩。

古画多收买,新诗寡和詶。

酒醒闻瀑响,睡起见潮头。

奉使时将久,归朝礼必优。

一麾先出守,万户待封侯。

遇主当宜贵,遗材亦合收。

此身居下位,无路画良筹。

已悔田园废,堪惊鬓发秋。

凭谁念寒苦,祇自拟归休。

僻甚陶元亮,贫过鲁仲由。

品题殊不滥,清浊肯同流。

复命期三接,陈诗说四愁。

荐雄如有便,还解杀身酬。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他治理了十三个州,东南方的皇帝无忧无虑。
两年后离开宫殿,多少个夜晚梦见华丽的珠帘。
虽然远行,但他把江山当作胜地游历。
采集各地歌谣,全心关注百姓疾苦。
秘密筹划报效国家,吟咏的场景幽深。
在溪边寺庙煮茶,海边楼阁赏月。
步履追随龙尾,琴书陪伴在小船。
倾听泉水调弄琴弦,拂拭石头尝试银钩。
收集古画,少有应和新诗。
酒醒时听到瀑布声,醒来时看到潮水起落。
出使时间长,回归朝廷定会受到优待。
担任要职,期待封侯。
遇到明主应当显贵,才能未展也应被接纳。
身处低位,却无良策施展。
后悔放弃田园,感叹岁月如秋白发。
无人理解我的艰辛,只想归隐田园。
像陶渊明般偏僻,生活贫困如鲁仲连。
评价公正,从不随波逐流。
期待三次接见后回报使命,述说四重忧虑。
若有机会推荐英雄,我愿以生命相报。

注释

经略:治理。
十三州:十三个州。
东南帝:东南方的皇帝。
辞玉砌:离开宫殿。
珠旒:华丽的珠帘。
旌旆:旗帜。
遐适:远行。
江山:江山。
胜游:胜地游历。
风谣:民间歌谣。
民瘼:百姓疾苦。
报国:报效国家。
机钤密:秘密筹划。
景象幽:幽深的场景。
煮茶:煮茶。
溪畔寺:溪边寺庙。
望月:赏月。
海边楼:海边楼阁。
步武:步履。
龙尾:龙尾。
鹢舟:小船。
听泉:倾听泉水。
玉轸:琴弦。
银钩:银制的钓鱼工具。
古画:古画。
新诗:新诗。
和詶:应和。
酒醒:酒醒。
瀑响:瀑布声。
潮头:潮水。
奉使:出使。
归朝:回归朝廷。
礼必优:定会受到优待。
一麾:担任要职。
万户:万户人家。
封侯:封侯。
遇主:遇到明主。
遗材:未展的才能。
无路:无计策。
良筹:良策。
田园废:放弃田园。
鬓发秋:白发如秋。
寒苦:艰辛。
归休:归隐。
陶元亮:陶渊明。
鲁仲由:鲁仲连。
品题:评价。
滥:过多。
清浊:清高与世俗。
复命:回报使命。
三接:三次接见。
四愁:四重忧虑。
荐雄:推荐英雄。
杀身酬:以生命相报。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作为采访使的经历和感受。开篇“经略十三州,东南帝不忧”表明诗人巡视过多个州县,对国家的安定感到满意。接着,“二年辞玉砌,几夜梦珠旒”则透露出诗人的仕途生涯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旌旆虽遐适,江山是胜游”显示了诗人在外任职时,即便是在偏远的地方,也能欣赏到自然美景。其后,“风谣随处采,民瘼尽心求”则表现出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收集民间故事的兴趣。

“报国机钥密,供吟景象幽”可能是指诗人在仕途上的忠诚以及他对国家的贡献。紧接着,“煮茶溪畔寺,望月海边楼”则描绘了诗人闲适生活的情趣。

“步武思龙尾,琴书在鹢舟”展示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爱好。而“听泉调玉轸,拂石试银钩”则表现出诗人对音乐和手工艺品的欣赏。

“古画多收买,新诗寡和詶”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批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学创作的现状。紧接着,“酒醒闻瀑响,睡起见潮头”则是对生活中一段美好瞬间的描写。

“奉使时将久,归朝礼必优”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者在外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但他对于回朝后所需履行的礼节感到重要。以下,“一麾先出守,万户待封侯”则是对未来仕途的憧憬和期待。

“遇主当宜贵,遗材亦合收”显示了诗人对于遇到明主时应当自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身后事务考虑周全。紧接着,“此身居下位,无路画良筹”则是对自己地位的自谦和对未来出路的探索。

“已悔田园废,堪惊鬓发秋”表现出了诗人对过去未能从事田园生活的遗憾,以及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而“凭谁念寒苦,祇自拟归休”则是对未来退隐生活的向往。

“僻甚陶元亮,贫过鲁仲由”通过与历史上的隐逸和贫士相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有一定的感慨。紧接着,“品题殊不滥,清浊肯同流”则是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同时也表现出他愿意与其他文人交流思想。

最后,“复命期三接,陈诗说四愁”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使命的期待和对于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感慨。而“荐雄如有便,還解杀身酬”则是希望能够推荐有才华的人物,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人事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个采访使者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仕途、文学创作和未来退隐生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一品孙郑昱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

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

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

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

气貌不凡俗,因为开酒樽。

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

池州有清节,滥觞登洪源。

太傅擅鸿笔,入相又出藩。

其家本开封,改号一何尊。

至昱始六代,布衣老丘樊。

跨驴入府县,驱犊耕郊原。

家庙固已毁,国史空具存。

盛德百世著,功必格乾坤。

高太已不祀,羡絪何可论。

况复起章句,乘时宠便蕃。

子孙虽替陵,尚得守田园。

我爱三代时,法度有深根。

卿大夫称家,世世奉蘋蘩。

四民有定分,宦路无驰奔。

自从杂伯道,倾夺日喧喧。

脱耒秉金钺,吮笔乘朱轩。

朝荣又暮辱,容易如掌翻。

古道不可复,颓波益以浑。

何况度木者,倒置轮与辕。

我亦起白屋,两朝直紫垣。

荫子有官常,赏延弟与昆。

尽待食人禄,将何报君恩。

农桑国之本,孝义古所敦。

吾族不力穑,终岁饱且温。

虽非享富贵,亦以蠹黎元。

唐贤尚消歇,我辈奚足言。

呼儿讽此诗,播在篪与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七夕

去年七月七,直庐闲独坐。

西日下紫微,东窗晕青琐。

露柳蜩忽鸣,风帘燕频过。

寂寂红药阶,槿花开一朵。

时清无诏诰,性澹忘物我。

兀然何所营,横枕通中卧。

梦入无何乡,蛱蝶甚幺么。

孰谓处深严,自得放慵惰。

中官传宣旨,御诗令属和。

惊起俨衣冠,拜舞苍苔破。

逸翰龙蛇走,雅调金石播。

洋洋百世音,乃赓强牵课。

暮随丞相出,自谓天上堕。

归来备乞巧,酒肴间瓜果。

海物杂时味,罗列繁且夥。

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

宠辱方若惊,倚伏忽成祸。

九月谪商于,羁縻复穷饿。

凤仪困鸱嚇,骥足翻鳖跛。

山城已僻陋,旅舍甚丛脞。

夏旱麦禾死,春霜花木挫。

吾亲极衰耄,吾命何轗轲。

稚子啼我前,孺人病我左。

玄发半凋落,紫绶空垂拖。

客计鱼脱泉,年光蚁旋磨。

昨夜枕簟凉,西郊忽流火。

河汉势清浅,牛女姿婀娜。

商土本硗瘠,商民久劳瘅。

霜旱固不支,水潦复无柰。

居人且艰食,行商不通货。

郡小数千家,今夕唯愁呵。

吾儿索来禽,倾市得一颗。

举家成大笑,愁眉略舒亸。

自念一岁间,荣辱两偏颇。

赖有道依据,故得心安妥。

穷乎止旅人,达也登王佐。

匏瓜从系滞,糠秕任扬簸。

批凤不足言,失马聊自贺。

委顺信吾生,无可无不可。

形式: 古风

八绝诗(其六)归云洞

碧洞何眈眈,呀然倚山根。

朝云出如呕,暮云归如吞。

大块气不死,兹为玄牝门。

怪石拥左右,势若貙虎蹲。

旁行数十步,漆黑不可扪。

安得鞭烛龙,为吾前驰奔。

寻尽神仙窟,一一知其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八绝诗(其二)白龙泉

崖石何凿凿,渤潏涌山脚。

含虚光可鉴,倒影壁如削。

瀰漫到前溪,支脉通远壑。

白龙乃神物,胡此恋一勺。

势能为霖雨,力可兴雷雹。

上天未有命,兹焉缩头角。

应防困蝼蚁,泥蟠讵敢跃。

菹醢曾是忧,豢养殊非乐。

亦如君子道,出处贵先觉。

吾生苦迁谪,未免郡政缚。

偶来泉畔坐,感兴题秋箨。

斗薮缨上尘,试就清涟濯。

聊将一掬水,洗我面惭怍。

日暮不忍归,风埃满城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