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压塍霜稻报丰年,镰响枷鸣野日天。
辅郡不知为水耨,楚农新教命家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收时节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的喜悦之情。
首句“压塍霜稻报丰年”,用鲜明的动态画面展示了稻谷在秋风中摇曳,稻花被晨露凝结成霜,预示着一个富饶的收成季节。这里,“压塍”形象地描绘出稻穗沉甸甸、低垂至于田埂的情景,而“报丰年”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这一时节的期待和庆幸。
接着,“镰响枷鸣野日天”,通过声响的描写,传递出农人们在田间劳作的热闹气氛。镰刀切割稻穗的声音与鸟鸣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个忙碌而又充满生机的秋收场景。
第三句“辅郡不知为水耨”,则是一种含蓄和委婉的表达方式。诗人通过“不知”二字,暗示了对于那些不需要额外灌溉即可丰收的田地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辅郡”可能指代某一特定区域,或是泛指一个较为富庶的地方。
最后,“楚农新教命家田”,则展示了诗人对传统农业生活的尊重和向往。这里的“楚农”或许象征着古朴、纯粹的农耕文化,而“新教”可能暗指一种新的农业技术或是习俗的传承,表明了对未来农业生产的美好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丰收的喜悦,更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把握住了秋天农事的本质特征。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唐昌观中树,曾降九天人。
銮驾久何许,雪英如旧春。
岂无遗佩者,来效捧心颦。
承明年老厌文书,尺奏朝通暮剖符。
数领近藩君莫笑,犹胜长被鬼揶揄。
十年通籍向苍龙,孤直何缘免讳穷。
欲识深心似鱼鸟,不将山海换池笼。
玉署重来访旧游,蟠桃熟遍碧城秋。
不知身是真仙未,上到鳌山最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