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行

藕花萧瑟野塘幽,五月淮行气似秋。

桥市鱼虾争换酒,水田芊栗半盈舟。

云移楚甸孤帆冷,树老隋堤片月留。

莫向韩祠怨衰草,汉家陵庙已荒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月沿淮河而行时所见的萧瑟景象。"藕花萧瑟野塘幽",以荷花凋零的场景渲染出环境的寂静与凄清,暗示季节已过,塘水显得格外幽深。"五月淮行气似秋",进一步强调了气候的凉意,仿佛秋天提前来临。

接下来的两句"桥市鱼虾争换酒,水田芊栗半盈舟",通过鱼虾交易和满载莲子的船只,展现了当地渔民的生活状态和丰收的景象,但又暗含着一种落寞,因为这些热闹背后是季节变迁带来的寂寥。

"云移楚甸孤帆冷,树老隋堤片月留",描绘了行船过程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孤帆在移动的云彩下显得冷清,隋堤的老树映衬着月光,增添了时空的沧桑感。

最后,诗人以"莫向韩祠怨衰草,汉家陵庙已荒丘"作结,劝告人们不必过于伤感于眼前的衰败,因为历史遗迹如韩祠和汉家陵庙,早已变为荒丘,这是岁月无情的见证,也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淮行所见的景物,融入了季节变换、历史沧桑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聊城

闻说聊城箭,曾传燕将书。

孤危忠乃见,反覆志安居。

但计奇功就,终成霸业馀。

未因蹈东海,国士岂关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侯大年还江南

黄沙吹风暗京国,行子对面不相识。

踯躅难寻故旧欢,终日城南望城北。

忽逢侯生市上来,驻马相携饮百杯。

十年倾倒足怀抱,长沙富贵何有哉。

怒马高车去如驶,五侯七贵今如此。

落拓谁留一布衣,羁栖且共居萧寺。

萧寺论诗昼掩门,每当风雨坐朝昏。

一饭未曾遇知己,何况当年国士恩。

余昨偶从山东来,君今又向山东去。

回首方思泰岱云,别离无那燕台树。

燕台树下泪如线,此行羡子归乡县。

阁上如逢扬子云,道余挟策犹贫贱。

形式: 古风

慈仁寺双松歌

我昔曾游泰岱间,秦松汉柏相追攀。

霜皮剥落几千载,雷雨昼黑垂空山。

我今走马慈仁寺,便欲追寻怜好事。

金元遗迹双树存,未知何人始位置。

天鹅驾风正北来,虬龙倒影拂苍苔。

白日沈沈不照地,静闻竽籁犹悲哀。

长安栋梁尽材杰,独尔嶙峋冻欲裂。

惨澹虽遭风雪欺,槎牙不受烟霜折。

吁嗟此松何拳局,岂逐疏顽死岩谷。

安得商山四老翁,长歌与汝《紫芝曲》。

形式: 古风

题方邵村画青藤古坞图

第六桥头花正飞,云居洞口莺乱啼。

晶帘如水展图画,青藤䆗窱蚴蟉垂。

千曲盘拿罥石骨。会稽曾种田水月。

冶湄主人复好奇,烟霞自抱龙蛇窟。

十年结屋恒山巅,青羊白鹤时周旋。

一朝献策挟手板,双凫忽坠西湖边。

薜荔含颦山鬼啸,陶公谢客称同调。

夜月弹琴玉树凉,相羊直欲凌壶峤。

自言此图貌故山,松花落尽藤萝斑。

龙眠妙手今周昉,细皴巨劈摹荆关。

吁嗟方干旧是神仙姿,鸣珂曳组黄金墀。

玉河烟树春如梦,游戏人间称画师。

青藤冶湄好风格,尤喜雄谈兼岸帻。

茑月松阴少闭关,柏台兰省终前席。

我家南州旧草堂,兔葵燕麦俱荒凉。

何当从君乞数行,竟须归种洞庭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