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面白波声,中流翠峤横。
望来堪目断,上彻始心平。
鸟向天涯去,云连水国生。
重来与谁约,题罢自吟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金山寺时的景象与心境。开篇“四面白波声,中流翠峤横”两句,通过对水波声响和翠峦横亘的描写,展现出壮观而宁静的自然景致。接下来的“望来堪目断,上彻始心平”表达了诗人被这番景色所吸引,视线随之截断,内心也因此获得了一种超然和平静。
以下两句“鸟向天涯去,云连水国生”,则以鸟儿飞往天边和云朵连接水中的国家的意象,继续强化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末尾的“重来与谁约,题罢自吟行”透露出诗人对这次登临经历的深刻记忆,以及对未来再次相遇的期待。同时,“题罢自吟行”也表明了诗人在完成写作后,将自己沉醉于这美丽景色和情感中,不带任何功利之心,纯粹是为了满足内心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境界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间更问谁。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衲衣禅客袖篇章,江上相寻共感伤。
秦甸乱来栖白没,杼山空后皎然亡。
清留岛月秋凝露,苦寄巴猿夜叫霜。
珍重南宗好才子,灰心冥目外无妨。
晚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
能销几度落,已是半生来。
吹叶阴风发,漫空暝色回。
因思古人事,更变尽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