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迟宋潜溪

忽忽岁欲暮,骎骎春已迫。

出门尚谁思,悲歌迟来客。

客昔与我期,近在旦与夕。

如何事多迕,月满且复魄。

悲风一夜起,落叶满长陌。

女萝虽有托,近亦辞松柏。

万物会归尽,人岂无终极。

而我与夫子,况皆年半百。

前涂讵难知,玄发早已白。

若不数相过,蹉跎深足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匆匆、春天将至的感慨。"忽忽岁欲暮,骎骎春已迫"表达了时光飞逝,新春逼近的紧迫感。诗人出门时无人陪伴,只能对着来访的客人悲歌,感叹昔日约定近在眼前却未能如期实现,"悲歌迟来客"流露出对友人未至的失望和孤独。

"月满且复魄"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如同月亮盈亏变化。接下来的"悲风一夜起,落叶满长陌"以自然景象渲染出凄凉氛围,暗示人事无常。诗人借用"女萝虽有托,近亦辞松柏"表达世间万物终将离散,人的生命也有其终点,自己和友人皆已步入中年,"玄发早已白"进一步强调岁月的无情。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如果不能常常相聚,怕会留下遗憾,"若不数相过,蹉跎深足惜"。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人生无常,友情珍贵,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和时光。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寄许存仁

一鸟方北来,一鸟却东飞。

夫岂巧为避,羽短风迫之。

方春游郡城,子有越上期。

及今会吾里,而我复差池。

常时隔远道,暌乖固其宜。

岂意两相接,反更事多违。

畏尘念弹冠,惧垢愿浣衣。

士有交臂失,如何弗予思。

形式: 古风

杨本初见访别后却寄

有客越中来,衣带越溪雨。

既来还遽辞,耿耿不得语。

譬如东轩月,偶此成宾主。

浮云一与期,清光无定所。

出门复入门,怅望夜将午。

几向雨来时,念子溪之浒。

事违人已衰,别多心更苦。

朝来数鬓丝,近复添几缕。

形式: 古风

答李宁之

涸鳞思赴海,倦翮念归山。

如何远游客,岁久不知还。

世涂方扰扰,豺虎尚为患。

久嫌军务劳,翻羡为客閒。

夜雨滴愁梦,晨风飒颓年。

丈夫虽耿介,亦或多苦颜。

而我承结邻,独喜相追攀。

未坚金石交,已枉瑶华篇。

时时感嘉贶,相视两悽酸。

岂不欲为答,情深谅难宣。

形式: 古风

丁酉除夕效陶体

亹亹冬春易,悠悠时运倾。

一岁只今宵,胡能不心惊。

我观寰宇内,谁非爱其生。

其生竟几何,倏忽已颓龄。

长风向夕起,寒雪没前庭。

绿竹且就压,众草岂复青。

万事尽如是,何须动中情。

儿女方在侧,樽酒亦既盈。

今我不为乐,后此欲何成。

笑歌东轩下,且遂陶性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