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歌

古人手中铸神物,百鍊百淬始提出。

今人不要强硎磨,莲锷星文未曾没。

一弹一抚闻铮铮,老龙影夺秋灯明。

何时得遇英雄主,用尔平治天下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代匠人在手中铸造神器,历经百次锤炼淬火才成型。
现今之人无需强行磨砺,剑刃上的莲花纹与星纹依然清晰可见。
每弹一次琴弦,每一次抚摸,都能听到清脆的响声,仿佛老龙的身影在秋夜灯光下闪烁。
何时这宝剑能遇到英勇的君主,用它来平定天下四方。

注释

古人:过去的工匠。
手中:亲手。
铸:铸造。
神物:神器,这里指非常出色的武器或工具。
百鍊百淬:多次锻造和淬火,形容制作过程的繁复和精细。
提出:制成,完成。
今人:现代的人。
不要:无需。
强硎磨:强行用磨刀石磨砺,硎指磨刀石。
莲锷:剑刃上的莲花图案。
星文:剑身上的星形纹理或光泽。
未曾没:一直没有消失,保持得很好。
一弹:弹奏一次琴弦,比喻使用或试炼。
一抚:抚摸一次,这里指检查或保养。
铮铮:金属撞击的清脆声音,形容剑音或琴音。
老龙:比喻剑的老练、威猛,如同有灵性的龙。
影夺:光彩夺目,引人注目。
秋灯明:秋夜中明亮的灯火。
何时:什么时候。
得遇:能够遇到。
英雄主:英勇的君主或领袖。
用尔:使用你,指使用这把剑。
平治:平定治理。
天下:整个国家或世界。
去:前往,此处意为行动、施展抱负。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剑歌》,创作于唐朝,由诗人齐己所撰。诗中通过对古人铸造神物——宝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主和平天下的渴望。

“古人手中铸神物,百鍊百淬始提出。” 这两句描写了古代工匠精心锻造宝剑的过程,其中“百鍊百淬”强调了制作过程的复杂与精细,以及对材料的重视和打磨。

“今人不要强硎磨,莲锷星文未曾没。” 这两句则表达了现代人不应过分追求外表光鲜,而是应该注重内在品质。诗中的“莲锷星文”形容剑的纹理如同莲花的精致,暗示宝剑的内在之美。

“一弹一抚闻铮铮,老龙影夺秋灯明。” 这两句通过对琴瑟之声与古剑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的“老龙”象征着传说中宝剑常伴随的神秘生物,而“秋灯明”则增添了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

最后,“何时得遇英雄主,用尔平治天下去。”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能够遇见一位英雄领袖,使用这把宝剑来平定天下的渴望。诗中的“英雄主”代表着理想中的君主,而“用尔平治天下”则是对这种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工艺和文化的尊重,也透露出他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于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对雪寄荆幕知己

猛势微开万里清,月中看似日中明。

此时鸥鹭无人见,何处关山有客行。

郢唱转高谁敢和,巴歌相顾自销声。

江斋卷箔含毫久,应想梁王礼不经。

形式: 七言律诗

石竹花

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藓自禀离宫色。

一枝两枝初笑风,猩猩血泼低低丛。

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

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

白日当午方盛开,彤霞灼灼临池台。

繁香浓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

形式: 古风

吊汨罗

落日倚阑干,徘徊汨罗曲。

冤魂如可吊,烟浪声似哭。

我欲考鼋鼍之心,烹鱼龙之腹。

尔既啖大夫之血,食大夫之肉。

千载之后,犹斯暗伏。

将谓唐尧之尊,还如荒悴之君。

更有逐臣,于焉葬魂。得以纵其噬,恣其吞。

形式: 古风

回雁峰

瘴雨过孱颜,危边有径盘。

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

影北鸿声乱,青南客道难。

他年思隐遁,何处凭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