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师鲁治第伐樗

伊人利营构,思欲新其居。

匠筑经旧址,檐楹碍高樗。

且云忍不伐,何以成吾庐。

人言此树古,百怪所凭依。

独秉一定议,自将群俗违。

乃俾执柯者,丁丁霜刃挥。

歼殒条百尺,横朴株数围。

从兹朝夕间,不闻鸟雀喧。

既能考子室,而复高其门。

周也昔骋辩,得以不材论。

工今诚匪度,苟害安可存。

舟楫且非藉,薪爨聊用燔。

莫比沟中断,区区望牺樽。

形式: 古风

翻译

那人热衷于建造,想要革新她的居所。
工匠在旧址上施工,屋檐梁柱却被高大的樗木阻碍。
他们暂且忍受不砍伐,如何能建成我的房子呢?
人们说这棵树古老,许多奇异的事物都依赖它。
她独自坚持决定,违背了大众的看法。
于是让持斧的人挥动寒霜般的刀斧砍伐。
上百尺的树枝被砍倒,粗大的树干横躺在地。
从此早晚之间,听不到鸟雀的喧闹声。
既已装饰了你的房屋,又提升了门的高度。
从前周公曾因口才好,被称赞为无用之材。
如今工匠确实过分,若只顾损害怎能留存。
船只暂且不用,柴火姑且焚烧。
不要比作沟渠中断,小小的愿望只是祭祀的酒杯。

注释

利:热衷, 热心。
新:革新, 更新。
檐楹:屋檐和柱子。
碍:阻碍。
牺樽:古代祭祀用的酒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尹师鲁治第伐樗》,主要描述了尹师鲁新建居所时,决定砍伐一棵妨碍建筑的古樗树的过程。诗人通过描绘尹师鲁坚持自己的决定,不顾众人对古树的迷信和保护,展现了他果断和理智的一面。砍树后,环境变得清静,同时尹师鲁还借此机会提升房屋的格局,暗示了他的聪明才智。诗人以周公自比,虽然曾因口才出众而被批评,但此处强调的是实用主义而非华而不实。他认为,如果树木阻碍了实际生活,那么即使它古老或有神秘传说,也应该去除。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尹师鲁明智抉择的肯定,认为他的做法胜过将大树比作沟中断流,期待着新居落成后的美好景象。整首诗寓含了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对实用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

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

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

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

梨惭小儿嗜,茗忆粗官抛。

此焉真可贶,遽尔及衡茅。

形式: 古风 押[肴]韵

开封古城阻浅闻永叔丧女

去年我丧子与妻,君闻我悲尝俛眉。

今年我闻君丧女,野岸孤坐还增思。

思君平昔怜此女,戏弄膝下无不宜。

昨来稍长应慧黠,想能学母粉黛施。

几多恩爱付涕泪,洒作秋雨随风吹。

风吹北来沾我袂,哀乐相恤唯己知。

自古寿夭不可诘,天高杳杳谁主之。

以道为任自可遣,目前况有宁馨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忆吴松江晚泊

念昔西归时,晚泊吴江口。

回堤溯清风,淡月生古柳。

夕鸟独远来,渔舟犹在后。

当时谁与同,涕忆泉下妇。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忆将渡扬子江

月晕知天风,舟人夜相语。

平明好挂帆,白浪须出浦。

此身犹在吴,归梦预到楚。

今日念同来,吾妻已为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