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阳尉耿传惠新栗

金行气已劲,霜实繁林梢。

尺素走下隶,一奁来远郊。

中黄比玉质,外刺同芡苞。

野人寒斋会,山炉夜火炮。

梨惭小儿嗜,茗忆粗官抛。

此焉真可贶,遽尔及衡茅。

形式: 古风 押[肴]韵

翻译

秋气已至,霜降满枝头。
书信快速传递,来自远方的馈赠。
内里如玉质纯正,外表似芡实包裹。
在野外寒舍聚会,夜晚炉火烹煮。
梨子愧对孩童的贪吃,想起粗茶淡饭的日子。
这礼物实在珍贵,竟送到我简陋的茅屋。

注释

金行:秋季。
气:气息,这里指秋气。
劲:强烈。
霜实:霜降后的果实。
繁林梢:满树的枝头。
尺素:书信。
走:快速传递。
下隶:下属或信使。
奁:盒子。
远郊:远方。
中黄:中心,核心。
比:相比。
玉质:像玉一样质地。
外刺:外表的纹理。
同芡苞:像芡实的外壳。
野人:乡野之人,谦称。
寒斋:简陋的书斋。
山炉:山中炉火。
夜火炮:夜晚烹煮。
梨惭:梨子感到惭愧。
小儿嗜:孩童的喜好。
茗:茶。
粗官抛:粗茶淡饭的生活。
此焉:这里。
真可贶:确实值得赏赐。
遽尔:突然。
及衡茅:到达简陋的茅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为《尹阳尉耿传惠新栗》。诗中描绘了秋天时节,金属性的季节气息浓厚,霜降后林间的果实累累。诗人收到朋友耿阳尉赠送的新鲜栗子,这些栗子饱满结实,犹如中黄之玉质,外壳如芡实般包裹。在寒冷的书斋里,诗人与乡野之人共享这份馈赠,围着山炉烤栗子,品味其甘甜。诗人提到连小孩子都喜爱这美味的栗子,同时回忆起自己过去粗茶淡饭的生活。他认为这份礼物实在珍贵,不禁感慨能在简陋的居所中得到这样的享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友情的温暖和对生活的朴素欣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开封古城阻浅闻永叔丧女

去年我丧子与妻,君闻我悲尝俛眉。

今年我闻君丧女,野岸孤坐还增思。

思君平昔怜此女,戏弄膝下无不宜。

昨来稍长应慧黠,想能学母粉黛施。

几多恩爱付涕泪,洒作秋雨随风吹。

风吹北来沾我袂,哀乐相恤唯己知。

自古寿夭不可诘,天高杳杳谁主之。

以道为任自可遣,目前况有宁馨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忆吴松江晚泊

念昔西归时,晚泊吴江口。

回堤溯清风,淡月生古柳。

夕鸟独远来,渔舟犹在后。

当时谁与同,涕忆泉下妇。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忆将渡扬子江

月晕知天风,舟人夜相语。

平明好挂帆,白浪须出浦。

此身犹在吴,归梦预到楚。

今日念同来,吾妻已为土。

形式: 古风

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

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

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

君同尹与富,高论曾莫攀。

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

以此为朋乐,衡门未尝关。

自从北阙来,扰扰时少闲。

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

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