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承议解职归养

征马萧萧柳外鸣,议郎归养洛阳城。

登山尚记飞云处,罢吏端如弃唾轻。

为米折腰知我拙,下车入里见君荣。

堂前嵩少宜秋色,献寿还应旋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马匹在柳树外发出萧瑟的声音,议郎你即将返回洛阳养老。
回忆起登山时飞云缭绕的地方,卸任官员的我如同丢弃唾沫般轻松。
深知为口粮低头工作我能力有限,回到家乡见到你的荣耀让我欣喜。
庭院前嵩山少室山的秋色正美,为你献上祝寿诗我将立刻构思。

注释

征马:远行的马。
议郎:古代官职,此处指即将退休的官员。
飞云处:形容高远的山峰。
弃唾轻:比喻毫不在意,轻松放下。
为米折腰:形容为了生计而屈身。
下车入里:指官员回到家乡。
见君荣:看到朋友的荣耀。
嵩少:嵩山和少室山,均为河南名山。
献寿:献上祝寿诗。
旋制声:立即创作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刘承议解职归养的情景。首句“征马萧萧柳外鸣”,以马嘶声衬托出离别的氛围,马匹在柳树边的轻响似乎在低语着离愁。接着,“议郎归养洛阳城”点明了友人的去向,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登山尚记飞云处”暗示了他们曾共度的美好时光,即使在归乡的路上,友人仍能忆起昔日共游之处。诗人以“罢吏端如弃唾轻”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卸下职责后轻松无比,如同丢弃无足轻重的唾沫。

“为米折腰知我拙”借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明友人选择归隐是出于对清贫生活的坦然接受,也暗含对诗人自己才能的自谦。“下车入里见君荣”则赞美友人在家乡受到的欢迎和尊敬,显示出其在当地的地位和声望。

最后两句“堂前嵩少宜秋色,献寿还应旋制声”描绘了友人归家后,面对秋天的嵩山少室美景,将为亲友的寿宴准备庆祝的热闹场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士大夫情怀。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送佛印

抱包初舍蔚头蓝,江月松风处处参。

他日惠林为上首,几年弥勒作同龛。

真珠撒帐开新座,飞鸟衔花绕旧庵。

云散虎溪莲社友,独依香火思何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送罗正之两浙提刑

岂为鲈鱼忆故丘,东南昏垫赖良谋。

一封暮别云间阁,三组秋归海上州。

子政暂为都水使,千秋终作富民侯。

赠君一语君应笑,竞注江河本不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其二)

天马蒲萄隔玉门,汉廷谁更勇如尊。

行台晓日屯千骑,祖道春风属一樽。

莫许留犁轻结好,便令瓯脱复游魂。

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其一)

侍臣不合出都门,为有威名蕃汉尊。

户部左曹回妙手,匈奴右臂落清樽。

挥毫珠璧生谈笑,转盼龙鸾在梦魂。

瀚海一空何足道,归来黄閤坐调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