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兴善彻公上人

师资怀剑外,徒步管街东。

九里山横烧,三条木落风。

古池曾看鹤,新塔未吟虫。

夜久龙髯冷,年多麈尾空。

心宗本无碍,问学岂难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他怀念着剑门外的师长,独自漫步在管街东边。
九里山燃烧着战火,秋风吹落了三条木道上的落叶。
曾在古老的池塘边见过白鹤,新建的塔楼还未被虫鸣填满诗篇。
夜晚漫长,龙髯(胡须)已觉寒冷,多年过去,麈尾(拂尘)也空荡无人使用。
内心深处的信念本无阻碍,求知问道又何尝难以一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开篇“师资怀剑外,徒步管街东”表明诗人在出行时带着剑,步行于街道之东,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独立自信的姿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警觉。

接着,“九里山横烧,三条木落风”写出了秋季景象,山火连绵,树叶随风飘落,营造出一幅萧瑟孤寂的画面。这里的“烧”和“落”字眼,用以强调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化。

“古池曾看鹤,新塔未吟虫”则是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与现实的比较。古池边曾有白鹤相伴,而现在的新塔下却连虫鸣声都没有,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感受的沉重。

“夜久龙髯冷,年多麈尾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寂与苍老的情绪。长夜中龙须(古代称长胡须为龙髯)之冷,以及岁月积累下麈尾(一种用来装饰马鬃的饰物)的空荡,都是时间流逝、壮志未酬的象征。

最后,“心宗本无碍,问学岂难同”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坦荡和对知识追求的渴望。这里“心宗”指的是内心深处的信仰与追求,而“问学”则是探讨学问,即通过学习来实现自我提升。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孤寂以及知识追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怀张乔张霞

西风吹雨叶还飘,忆我同袍隔海涛。

江塔眺山青入佛,边城履雪白连雕。

身离世界归天竺,影挂虚空度石桥。

应念无成独流转,懒磨铜片鬓毛焦。

形式: 七言律诗

秋宿青龙禅阁

前山不可望,暮色渐沉规。

日转须弥北,蟾来渤海西。

风铃乱僧语,霜蘖欠猿啼。

阁外千家月,分明见里迷。

形式: 五言律诗

送张乔下第归宣州

诗道世难通,归宁楚浪中。

早程残岳月,夜泊隔淮钟。

一镜随双鬓,全家老半峰。

无成来往过,折尽谢亭松。

形式: 五言律诗

绣岭宫词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