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
已带千霜鬓,初为万里行。
繁虫满夜草,连雨暗秋城。
前路诸侯贵,何人重客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与深远的思念。开篇“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两句,以雁的飞翔和逐渐消失在南方的天际,象征着离别之人的身影渐行渐远,声音也随之模糊。"已带千霜鬓,初为万里行"则写出了诗人头发间已经结霜,表明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同时“万里行”暗示了离别后的长久旅程。
"繁虫满夜草,连雨暗秋城"两句,通过对蛐蛐跳跃在夜晚的草丛中的声音和连绵不绝的秋雨所营造的氛围,表现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情感。最后,“前路诸侯贵,何人重客卿”则是诗人对于往昔时光中的贵族身份以及现在沦落为平民旅客的自我反思,表达了一种对过往荣耀的怀念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昔随刘越石,今日独归时。
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
荒庭增别梦,野雨失行期。
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
因君知北事,流浪已忘机。
客久多人识,年高众病归。
连云湖色远,度雪雁声稀。
又说家林尽,悽伤泪满衣。
东皋占薄田,耕种过馀年。
护药栽山刺,浇蔬引竹泉。
晚雷期稔岁,重雾报晴天。
若问幽人意,思齐沮溺贤。
唇齿幸相依,危亡故远归。
身轻百战出,家在数重围。
上将坚深垒,残兵斗落晖。
常闻铁剑利,早晚借馀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