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康感事

志多名郡据长江,今日翻为一战场。

杨贼未燔城尽砾,李生应吊笔如杠。

生灵鱼鳖知多少,节制貔貅正富强。

折首几何惊奏凯,更无人似相公沆。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过南康感事》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通过描绘历史变迁与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富强的渴望。

首句“志多名郡据长江”,点出南康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悠久,名郡众多,而长江作为背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然而,接下来的“今日翻为一战场”转折强烈,揭示了和平之地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性,瞬间变为兵戎相见的战场。

“杨贼未燔城尽砾,李生应吊笔如杠”两句,运用典故,暗指历史上某次战乱,杨贼未能完全摧毁城市,留下废墟,李生(可能指李煜或李贺等历史人物)若在此时悼念,其笔力沉重,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哀伤与反思。这里不仅描绘了战争的破坏,也暗示了历史人物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生灵鱼鳖知多少,节制貔貅正富强”则将视角转向人民,指出在这场战争中,无数无辜的生命遭受苦难,与自然界的生灵相比,人类的损失更加惨重。同时,强调了国家在战后的富强,对比鲜明,引人深思。

最后,“折首几何惊奏凯,更无人似相公沆”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喜悦,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真正能带来和平与福祉的领导者的渴望。相公沆可能是指能够治理国家、带来和平的人物,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家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惜、对人民苦难的关注以及对未来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问白鹿洞

贫儒不用买山钱,到处开堂坐煖毡。

白鹿效灵名古洞,紫阳卫道辟閒田。

一湖水面真无恙,五老峰头尚有镌。

末学虚怀遭雨恶,瓣香遥奠愧崇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其一)

少年曾诵二泉诗,不似庐山未见时。

苍翠已从言外得,巑岏到使梦中迷。

欧公履历能忘险,朱子文章足解疑。

今日维舟访真迹,三君容我?前旗。

形式: 七言律诗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其二)

十年驰梦到庐山,假道匆匆竟莫攀。

炉里有烟疑是雾,灶中无火却成丹。

银河几道归潭底,铁笔千秋寄石颜。

我固负山山负我,一时和雨没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其三)

万仞崚嶒落大江,芙蓉一朵镜中藏。

官家列镇雄南服,老氏离宫占上方。

花木不须春自好,星辰无碍夜分光。

饶他胜槩名天下,总是吾人作主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