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四)元亮席上见和,再用韵

夜语南堂新瓦响,三更急雨珊珊。

交情莫作细沙团。死生贫富际,试向此中看。

记取他年耆旧传,与君名字牵连。

清风一枕晚凉天。觉来还自笑,此梦倩谁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临江仙·其四》。诗人以夜半南堂瓦鸣、急雨珊珊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处的画面。他借此情境,感慨人生无常,提醒朋友在贫富生死的变故中审视友情。他期望将来能被历史记住,与朋友的名字一同流传,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夜语南堂新瓦响,三更急雨珊珊",这两句通过听觉描绘夜晚的宁静与雨声的急促,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交情莫作细沙团",意指友情不应如细沙般易散,暗示了对深厚友谊的追求。

"死生贫富际,试向此中看",诗人强调人生的起伏变化,提醒人们在面对命运转折时要懂得珍惜友情。"记取他年耆旧传,与君名字牵连",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与朋友的名字一同载入历史长河。

最后两句"清风一枕晚凉天。觉来还自笑,此梦倩谁圆",诗人以清风、凉夜为喻,表达梦境的美好,醒来后自我解嘲,暗示了对现实与梦境之间难以调和的无奈,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的细腻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小靥人怜都恶瘦,曲眉天与长颦。

沈思欢事惜腰身。枕添离别泪,粉落却深匀。

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袅袅愁新。

夕阳依旧倚窗尘。叶红苔郁碧,深院断无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四)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和王道夫信守韵,谢其为寿,时作闽宪

记取年年为寿客,只今明月相随。

莫教弦管便生衣。引壶觞自酌,须富贵何时。

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

海山问我几时归。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

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

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重记兰亭。

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