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白下投止承恩寺见壁上蕺山先生题字知为其旧寓也正襟览之》。全诗通过描绘一个孤臣在寺庙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忠诚与正义的呼唤。
首联“草莽孤臣剧可怜,僧寮一榻坐凄然”,开篇即以“草莽孤臣”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作为边缘人物的孤独与悲凉。身处僧寮的一榻之上,诗人内心充满了凄凉与无奈,这种情感的直接流露,让人感受到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颔联“中枢学禁方封进,淮帅弹章又至前”,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处境。这里可能暗指政治上的压力与挑战,中枢的学禁与淮帅的弹章,象征着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与责难,诗人似乎在面对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感到孤立无援。
颈联“空有精诚感刺客,谁将血泪达穹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他有着坚定的信念与真诚的情感,却似乎无人能理解或传达他的心声至高处。这句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困境,也隐含了对社会公正与道德价值的呼唤。
尾联“百年末学重过此,肃拜如闻謦欬传”,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回顾历史,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敬仰。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使得他的形象更加高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寓意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忠诚、正义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个人命运的普遍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