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家

山行侵夜到,云窦一星灯。

草动蛇寻穴,枝摇鼠上藤。

背风开药灶,向月展渔罾。

明日前溪路,烟萝更几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夜晚行走在山中,直到看见山谷间一盏孤灯。
草丛微动,蛇在寻找它的洞穴,树枝摇晃,老鼠攀上了藤蔓。
背着风生火制药,对着月光展开捕鱼的网。
明日我将继续前行,沿着溪边小路,还要穿过多少层缭绕的烟雾和藤萝呢?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侵夜:接近夜晚,天色已晚。
云窦:山谷或山洞。
一星灯:一盏孤独的灯光。
草动:草丛的动静。
蛇寻穴:蛇在找它的窝。
枝摇:树枝摇晃。
鼠上藤:老鼠爬上藤蔓。
背风:避开风的方向。
药灶:炼制药材的炉灶。
向月:朝着月亮的方向。
渔罾:捕鱼的网。
明日前溪路:明天继续沿着溪边的小路前行。
烟萝:形容缭绕的烟雾和藤萝。
更几层:还有多少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行走于荒野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寂寞与苍茫。"山行侵夜到"直接把读者带入了深邃的夜色之中,"云窦一星灯"则是对那微弱光线的精妙捕捉,透露出诗人对于光明的一种渴望和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草动蛇寻穴,枝摇鼠上藤",通过草动引起的蛇的行为,以及枝头摇曳的小鼠场景,不仅展现了夜晚动物世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一种在危险中求生的艰辛。这里的“穴”与“藤”,既是动物避难之所,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安全港湾的向往。

"背风开药灶,向月展渔罾"则显示了诗人的生存智慧和对自然的依赖。在这宁静而又危险的夜晚,他设法生火(“背风开药灶”)以御寒,同时也展开捕鱼工具(“向月展渔罾”),准备捕捉夜行的猎物,以求得生活所需。这里,"药灶"象征着生存之火,"渔罾"则是捕食工具。

最后两句"明日前溪路,烟萝更几层",诗人展望未来的道路,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依然显示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夜雾中的“溪路”模糊而又迷离,正如诗人心中的未来道路一般,而“烟萝更几层”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行为的精细描绘,以及诗人的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深邃而又富有哲理的夜晚图景。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解缆西征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时。

鸿胪陌上归耕晚,金马门前献赋迟。

只恐愁苗生两鬓,不堪离恨入双眉。

分明昨夜南池梦,还把渔竿咏楚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从兄遵

江上秋风正钓鲈,九重天子梦翘车。

不将高卧邀刘主,自吐清谈护汉储。

沧海十年龙景断,碧云千里雁行疏。

相逢莫话归山计,明日东封待直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右省李起居

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薇郎。

才闻阙下徵书急,已觉回朝草诏忙。

白马似怜朱绂贵,綵衣遥惹御炉香。

多惭十载游梁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江南诸弟

万里逢归雁,乡书忍泪封。

吾身不自保,尔道各何从。

性拙唯多蹇,家贫半为慵。

祗思溪影上,卧看玉华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