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感怀

一行为吏百事废,幸此村州终日閒。

莫疑虎兕率旷野,正见虎豹守天关。

栊帘昼静燕已去,陂泽风高雁欲还。

老见功名真戏事,恼人何苦鬓毛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为官之事皆荒废,庆幸此地州县日常清闲。
别担心猛兽横行野外,它们只是守护着天险关隘。
白日安静,窗帘垂落,燕子已飞走;湖泽风大,大雁准备归巢。
年老之人看透功名如戏,烦恼何须让白发增添。

注释

为:担任。
吏:官吏。
百事:各种事务。
废:荒废。
幸:庆幸。
村州:乡村州县。
终日閒:整天清闲。
莫:不要。
疑:怀疑。
虎兕:老虎和犀牛。
率:带领。
旷野:野外。
正:恰好。
见:显现。
虎豹:虎豹。
天关:天然要塞。
栊帘:窗户上的帘子。
昼静:白天安静。
燕已去:燕子已经离去。
陂泽:池塘湖泊。
风高:大风。
雁欲还:大雁准备归巢。
老见:年老者认为。
功名:功勋和名声。
真戏事:真正像游戏一样。
恼人:令人烦恼。
何苦:何必。
鬓毛斑:两鬓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早秋时节的感慨之情。开篇即指出为吏(官员)百事皆废,幸而能在这个村庄与州里终日闲适。这里的“废”字表达了官场上的劳累与无奈,而“閒”字则显示了诗人对乡间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莫疑虎兕率旷野,正见虎豹守天关”,通过比喻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映射到官场之上。这里的“虎兕”与“虎豹”都是强壮和威猛的象征,而“旷野”与“天关”则隐指朝廷或高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权力场合中凶猛斗争的无奈感受。

第三、四句“栊帘昼静燕已去,陂泽风高雁欲还”,则是景物描写。这里的“栊帘”指的是窗棂或门扉,“昼静”表明白日已过,故“燕已去”,而“陂泽”指湿地或沼泽之处,“风高雁欲还”则暗示季节变迁。

末两句“老见功名真戏事,恼人何苦鬓毛斑”,诗人抒发了对功名的看破与感慨。这里的“老见”意味着年长后见识增长,“功名”是世俗追求的荣耀与地位,而“戏事”则表明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终究无常。而最后一句,则是一种悲哀,诗人感叹为何要如此劳心劳力,只为了让头发斑白。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功名与岁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与个人情怀之间挣扎的心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早稻

早稻如倒戈,十穗八九折。

晚稻不及秀,日炙根土烈。

踏车激湖水,车众湖欲竭。

得泉如沸汤,旱土湿未彻。

老农祝天工,叩额眼垂血。

游云不作雨,风至辄散灭。

昊天未悔祸,牲玉无徒设。

谁能缚妖魃,敕起龙泼剌。

形式: 古风

曲河驿初见嵩少

我行日益深,所遇日益好。

森然过绝壁,惨淡石色老。

层峰乍崩奔,峻峡忽开导。

清溪泻两间,浅濑浮水鸟。

萦纡石路窄,构架野桥小。

娟娟翠筱寒,时见木合抱。

危亭偶平旷,是日见嵩少。

峨峨重云外,傲睨插苍昊。

坐令群山势,凌轹困籍蹈。

平生忽俗事,丘壑情所好。

无谋苟自给,薄官废幽讨。

岂无幽栖士,顾我林下笑。

会当采芝去,富贵曷足道。

形式: 古风

有所叹

达士不可羁,其次远羁绊。

我无达人风,又不能自远。

纷纷随世俗,碌碌走薄宦。

其来或遭驱,其去或被挽。

吾求亦何有,五斗固易办。

不师陶渊明,腰为小儿俯。

由来为贫仕,荣辱何敢辩。

乘田与委吏,孔子不云贱。

形式: 古风

有所叹五首(其五)

卫青功高不荐贤,犹有苏建能拳拳。

魏其已诛武安死,将军畏祸无敢言。

田窦安知天下士,可是一言谁得罪。

当忧磊落世上奇,白头骑奴安得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