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次韵俞路分见寄(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龙尾道南初见子,烱如玉笋出瑶林。”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龙尾道南可能指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初见子的意思是初次遇见某人或某物,这里的“子”字可能代指诗人的友人或者亲朋。烱如玉笋出瑶林,则形容一种温润、光滑的美好事物从珍贵的瑶林中生长出来,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别来东海记三浅,歌罢武溪同一深。”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东海和武溪都是地名,可能代表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地点。“记三浅”可能意味着分别时留下的深刻印象,“歌罢”则表示结束了一段歌唱或叙述,而“同一深”则表达了与远方友人的情感相通。
“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语且更留心。” 这两句是对时间和交流的强调。诗人可能是在告诫自己或者朋友,在未来的五天内要观察某种能力或力量的成长,而在之前的三句话中则需要更加留意。
“平生著手枯桐上,会有人能识此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期望。这里的“枯桐”可能象征着一种似乎已经枯萎但依然有生命力的事物,“著手”则是指创作或着笔。“识此音”则表示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份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即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思念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谊与交流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