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俞路分见寄(其二)

龙尾道南初见子,烱如玉笋出瑶林。

别来东海记三浅,歌罢武溪同一深。

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语且更留心。

平生著手枯桐上,会有人能识此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次韵俞路分见寄(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龙尾道南初见子,烱如玉笋出瑶林。”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龙尾道南可能指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初见子的意思是初次遇见某人或某物,这里的“子”字可能代指诗人的友人或者亲朋。烱如玉笋出瑶林,则形容一种温润、光滑的美好事物从珍贵的瑶林中生长出来,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别来东海记三浅,歌罢武溪同一深。”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东海和武溪都是地名,可能代表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地点。“记三浅”可能意味着分别时留下的深刻印象,“歌罢”则表示结束了一段歌唱或叙述,而“同一深”则表达了与远方友人的情感相通。

“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语且更留心。” 这两句是对时间和交流的强调。诗人可能是在告诫自己或者朋友,在未来的五天内要观察某种能力或力量的成长,而在之前的三句话中则需要更加留意。

“平生著手枯桐上,会有人能识此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期望。这里的“枯桐”可能象征着一种似乎已经枯萎但依然有生命力的事物,“著手”则是指创作或着笔。“识此音”则表示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份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即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思念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谊与交流的重视。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次韵俞路分见寄(其一)

有田二顷复何求,长恐斯言久不酬。

青箬正堪烟雨笠,白文终返水云裘。

相亲多谢风标子,可款岂无潇洒侯。

更下疏帘对君弈,要观都大出棋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胡明仲见寄二首(其二)

柳州非国语,意恐乱诗书。

去草绝根本,立言推绪馀。

断疑先近似,反己问何如。

岁晚飘零甚,归欤指敝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次韵胡明仲见寄二首(其一)

双鸟鸣方盛,公今遂著书。

浮云供一扫,直笔用三馀。

孔孟扬韩道,乾坤日月如。

平生击奸手,发踪自桐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次韵常子正

骨鲠当朝迹未尘,但知谋国不谋身。

试看犀角龟文表,真是鸾台凤阁人。

短别可堪驰梦驿,小诗聊为写情亲。

雪山满眼寒潮急,凭仗归鸿一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