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胡明仲见寄二首(其二)

柳州非国语,意恐乱诗书。

去草绝根本,立言推绪馀。

断疑先近似,反己问何如。

岁晚飘零甚,归欤指敝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柳州非京都,担心扰乱诗文规矩。
去除杂草连根拔,言论严谨遵循前人智慧。
解决疑惑从相近处入手,反思自己又如何呢。
年末飘泊更觉凄凉,归乡心向破旧的居所。

注释

柳:地名,指柳州。
非:不是。
国语:京都,指京城。
意恐:担心。
乱:扰乱。
诗书:诗文。
去草:去除杂草。
绝根本:连根拔除。
立言:发表言论。
推绪馀:遵循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断疑:解决疑惑。
近似:相近之处。
反己:反思自己。
岁晚:年末。
飘零:飘泊。
甚:更。
归欤:归乡。
指:指向。
敝庐:破旧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所作,名为《次韵胡明仲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柳州非国语,意恐乱诗书。" 这两句表明作者担心自己的语言不够纯正,可能会影响到诗书的传承,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敬畏之心。

"去草绝根本,立言推绪馀。" 这两句则是说要清除杂乱无关的元素,坚持从根本出发来构建自己的思想和语言体系。"绪馀"指的是线索或脉络,表达了诗人对于思维逻辑的重视。

"断疑先近似,反己问何如。" 这两句是说在处理疑难问题时,应该首先寻找最相似的例子来参考,然后再反观自己,自我审视,这体现了诗人的理性思考和自我批评精神。

"岁晚飘零甚,归欤指敝庐。"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诗人对于归宿和安定的渴望。这里的"敝庐"暗示了一个简陋而又温馨的居所。

整首诗通过对语言、思想与传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愁和对于归属的追求。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次韵胡明仲见寄二首(其一)

双鸟鸣方盛,公今遂著书。

浮云供一扫,直笔用三馀。

孔孟扬韩道,乾坤日月如。

平生击奸手,发踪自桐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次韵常子正

骨鲠当朝迹未尘,但知谋国不谋身。

试看犀角龟文表,真是鸾台凤阁人。

短别可堪驰梦驿,小诗聊为写情亲。

雪山满眼寒潮急,凭仗归鸿一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傅丈见寄(其一)

到处能行到处藏,饭馀挂钵解茶囊。

不缘头上五分白,始与人间万事忘。

一介远劳询近日,十年如此住南荒。

只今已是交游绝,不问比邻不择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傅丈见寄(其二)

土瓜甘蔗窖深藏,青李来禽子在囊。

胜日园林吾有分,暮年歌酒尔无忘。

扫除金屑不到眼,尽力石田难救荒。

每遇北风长引领,皖公山下是桐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