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楚岩往支硎山

昔有支公者,曾为此山客。

至今石磴上,犹存马蹄迹。

寒泉出傍涧,散漫流不息。

何人作大字,笔势甚奇特。

岩岩圆通殿,飞构烂金碧。

春来香火盛,倾城出游适。

施钱日满钵,来往恒络绎。

世人竞刀锥,于此乃不惜。

我当少年时,一岁尝一即。

提携随父兄,娱览常至夕。

别来已几时,何啻十年隔。

此山是名山,先从晋时辟。

非有高行僧,何堪主其席。

今师遂当往,远续前人迹。

我今何以赠,小偈聊塞责。

切烦大士前,我为启胸臆。

慧眼无不观,是物皆润泽。

如何不见我,困此尘俗役。

愿垂杨枝露,洒我一点滴。

不愿官禄高,不求财宝积。

但愿尘劳中,早脱奔走厄。

无灾复无难,居家作禅伯。

保此清净正,永离种种色。

与师结晚交,来著登山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循吉的《送楚岩往支硎山》描绘了对友人楚岩前往支硎山修行的送别之情。诗中通过回忆支公的历史和山中的遗迹,如马蹄印、寒泉、大字石刻以及圆通殿的辉煌,展现了山寺的古老与文化气息。诗人感慨自己年少时的游历,如今与山寺已有十年之隔,感叹只有高僧才能掌管这样的名山。

诗中表达了对楚岩的祝福,希望他在尘世纷扰中保持清静之心,早日摆脱世俗困扰,成为居家修行的禅师。诗人以杨枝露水自比,寓意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滋润,而非物质的追求。最后,诗人期待与楚岩结为晚年知己,共同漫步在山道上。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友情、修行与人生境界的思考。

收录诗词(70)

杨循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鄂首座还山

病中承数过,清话一炉香。

对食同甘菜,忘形不下床。

壁问间笠破,门外倚藤方。

惆怅明朝别,何人访闷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严长老归宝积寺

黄芦宝积寺,创自镜禅师。

佛殿已百岁,僧房今六支。

洞庭山入牖,笠泽水通池。

他日吾将到,来题壁上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净公住东隐

山水谁不爱,顾乏能游人。

浙中本多胜,石秀而泉淳。

向者虽一到,终是居官身。

抱官游山水,味自不相亲。

今子遂当往,我亦解朝绅。

相从岩谷里,以子为依因。

子有旧草履,我有新葛巾。

滴泉与片石,务搜天所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政公虎跑开堂

人生何事大,惟有生与死。

此事苟不明,枉作真男子。

政公自吴来,其目定如水。

我以为有道,延入禅室里。

朝谈复暮说,句句堪入耳。

相知岂独我,亦有吴太史。

及今当南还,虎跑其所止。

我作送行偈,且依世人礼。

伏请石田翁,证明吾与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