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示徒

工夫果的有真疑,动静寒暄总不知。

枕子蓦然开口笑,钵盂?跳上须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如果工夫确实存在真实的疑惑,无论是静止还是活动,冷清还是热闹,他都浑然不觉。
枕头忽然开口微笑,碗盂仿佛跳跃上了须弥山。

注释

工夫:指修行或时间。
真疑:真正的疑惑,可能指对修行境界的质疑。
动静:静止和活动,指生活中的各种状态。
寒暄:闲聊,交际应酬。
蓦然:突然,猛然。
开口笑:形容枕头仿佛有了生命,能笑。
钵盂:佛教中用来盛放食物或供奉佛像的器皿。
?:此处可能是漏字或者笔误,需要确认。
须弥: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大山,象征宇宙中心。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又示徒》,是宋代僧人释原妙的作品。诗中以工夫修炼和禅修体验为题材,表达了对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首句“工夫果有真疑”,暗示了修行过程中对于真实自性的探索和疑惑,体现了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

第二句“动静寒暄总不知”,进一步描绘了禅定者的超然状态,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平静,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这里的“动静”代表生活中的起心动念,“寒暄”则指日常交际,诗人说修行者对此浑然不觉,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后两句“枕子蓦然开口笑,钵盂蹴跳上须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禅悟的瞬间。枕头(枕子)和饭碗(钵盂)在禅修者眼中都具有了生命和灵性,枕子能笑,钵盂能跃上象征佛教宇宙中心的须弥山,这是对禅定中超越世俗认知、达到极高境界的写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富有哲理,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色。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庵

或淡或浓拖雨去,半舒半捲逆风来。

为怜途路无栖泊,却把柴扉永夜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示如法禅人(其一)

识得根源认得伊,全身犹堕在尘围。

纵然和座都掀倒,尚有烟霞绕翠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示如法禅人(其三)

如如不动法中王,举足无非是道场。

不到水穷云尽处,争知觌面是檀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示徒(其二)

学道之心似镜明,纤尘才染便忘形。

廓然照出娘生面,一簇青烟锁翠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