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寄乡中诸友

一书除得海边头。怅无地、著羁愁。何处望吾州。

漫斜日、高城倚楼。

东湖湖上,锦云十里,政好藕花秋。日日醉扁舟。

也曾念、山东旧游。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鉴赏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太常引·寄乡中诸友》以简洁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旧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一书除得海边头",开篇即描绘出作者收到书信时的情景,可能来自远方的海边,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怅无地、著羁愁",流露出诗人因无法寄托这份愁绪而感到的无奈。

"何处望吾州",诗人遥望故乡,却不知何方,表达了对家乡的遥不可及之感。"漫斜日、高城倚楼",夕阳西下,诗人独自倚楼,更显孤独与落寞。接下来,他将视线转向了家乡的景色——"东湖湖上,锦云十里,政好藕花秋",描绘了一幅湖光秋色的美好画卷,然而美景并不能冲淡他对往昔在山东的旧游回忆。

"日日醉扁舟",诗人借酒消愁,每日沉浸于泛舟之中,但"也曾念、山东旧游",表明他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并未忘怀,反而更加深了思乡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简练的词句,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友情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74)

张之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字:周卿
  • 号:西岩老人
  • 籍贯:邯郸
  • 生卒年:1243—1296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

渐鬓影萧萧,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言归几曾归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

未要清云著脚,且簪黄菊盈头。五湖烟月一扁舟。

仿佛凤麟洲。但乘兴而吟,吟而须醉,醉则才休。

余生本来疏懒,更忘机、鸥鸟苦相留。

不是旧游情厚,梦魂不到南州。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同济南府学诸公泛大明湖

唤扁舟载酒,直转过、水门东。

正十里平湖,烟光淡淡,雨气蒙蒙。

回头二三名老,望衣冠、如在画图中。

但得城头晚翠,何须席上春红。清樽旋拆白泥封。

呼作白头翁。要与汝忘情,高歌一曲,痛饮千钟。

夕阳醉归扶路,尽从渠、拍手笑儿童。

官事无穷未了,人生适意难逢。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听姜惠甫摘阮

羡黄台公子,能办此、淡中清。

看璧月当胸,松风应手,一洗秦筝。

都来四条弦上,有几家乐府几般声。

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嫩凉窗户酒初醒。

特地为渠听。写江南江北,无穷意思,字字分明。

悠扬博山烟底,把满怀幽恨一时平。

长记曲终时候,钱塘暮雨潮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送赵治中

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

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

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

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轻烟细雨湿平芜。

一舸下东吴。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

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

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