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听姜惠甫摘阮

羡黄台公子,能办此、淡中清。

看璧月当胸,松风应手,一洗秦筝。

都来四条弦上,有几家乐府几般声。

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嫩凉窗户酒初醒。

特地为渠听。写江南江北,无穷意思,字字分明。

悠扬博山烟底,把满怀幽恨一时平。

长记曲终时候,钱塘暮雨潮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木兰花慢·听姜惠甫摘阮》是一首词,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赞赏和情感共鸣。词中以黄台公子为典故,描绘了演奏者技艺高超,能在阮琴(一种类似古筝的弦乐器)上展现出淡雅清新的音乐风格。"璧月当胸,松风应手"形象地描绘了音乐如明月照心、松风拂面般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画面感。

接着,词人通过"四条弦上"的音乐变化,赞美了演奏的丰富多样,既有秋天的孤雁哀鸣,又有春天莺鸟的婉转歌唱。这种对比和转换,展现了音乐的层次和情感深度。

在酒醒后的清凉窗边,词人特意聆听这美妙的音乐,从中品味出江南江北的无尽韵味,每一个音符都清晰可辨。音乐的悠扬旋律仿佛在博山炉袅袅的烟雾中消解了词人心中的幽怨。

最后,词人回忆起曲终时的情景,钱塘江畔的暮雨与潮水声交织,增添了音乐的余韵和空间感,使得整个词作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词人的艺术审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74)

张之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字:周卿
  • 号:西岩老人
  • 籍贯:邯郸
  • 生卒年:1243—1296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送赵治中

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

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

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

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轻烟细雨湿平芜。

一舸下东吴。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

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

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龙吟

去年鞍马东来,为予尝说辽阳好。

而今风物,战尘低暗,阵云高绕。

幕府抡材,纵横健笔,似君元少。

看灯前草就,捷书一纸,飞奏入、龙楼晓。

遥望蓬莱晻霭,问何如、日边琼岛。

雁来时候,霜风凄紧,应思归早。

万里西州,双亲虽健,众雏犹小。

怕区区,但了平日心事,约山间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

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

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

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

一阵黄昏细雨。正心头、万丝千绪。

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

咫尺重闉,故人千里,可能无句。

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张大经寓第牡丹

旧时来往燕都,为花常向花前醉。

十年一梦,鬓丝如许,尚余情味。

曾见君家,后园深处,满栽姚魏。

恨匆匆过了,寻芳时候,又早是、春归际。

只想十分憔悴。说两株、吐花犹未。

曲栏干凭,朝酣不语,为谁凝思。

拟合金笺,清平妙曲,与渠相慰。

怕今宵,便有无情风雨,作遮藏计。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