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有感

前贤相遇是前程,不见斯人莫误行。

白面书生那解事,只将文字住京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前辈相遇是前程的关键,没有这样的人不要轻易前行。
年轻的书生哪里懂得世故,只是把读书当作在京都的出路。

注释

前贤:有德行或成就的前辈。
斯人:这样的人,指有经验或指引的人。
误行:错误的决定或行动。
白面书生:形容年轻、未经历过世事的读书人。
解事:理解事物,懂得人情世故。
文字:这里指学问和科举考试。
住京城:在京都(古代中国的首都)谋生或发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夜坐有感》。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品味出诗人的哀愁与自嘲。

"前贤相遇是前程,不见斯人莫误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先贤遗风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因为现实中难以寻觅到那些高尚的人物,所以警示自己不要迷失方向。

"白面书生那解事,只将文字住京城。"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嘲,自比为只懂得纸上谈兵、局限于文字的书生,不了解世事复杂多变,自己的才能只能在京城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发挥。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对自身才学局限的自知之明,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力感。通过这些简单而深刻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他对时代的思考。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孟秋朔日天台刘允叔和叔乡人陈思敬饯饮钱塘门外双清楼上

西湖日日可寻芳,楼上凭栏意未忘。

斫取荷花三万朵,作他贫女嫁衣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季夏之末鹃声不已

念尔残春啼不休,若为春夏抱春愁。

亦知春去年年事,忆似前时春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直院自言愿所以相拯之意有非毫楮所可宣者归途口占一绝为寄

倾国佳人默怨天,红颜过了拜尊前。

世家大族多兄嫂,独得公姑分外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八)

下帘读易有深功,一炷清香过日中。

赤帝元来协青帝,南风初至似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