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屐响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鈜落门关,缥缈入石如飞烟。

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愿执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持归包裹敝席毡,夜穿茅屋光射天。

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或取而有众愤喧,讼归有司今几年。

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真可怜。

愿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鹤楼前月色洒满江面,守门的老兵因饥饿难以入眠。
深夜听到三人的笑声和谈话声,轻盈的脚步声回荡在空寂的山间。
那声音并非鬼魅也不是凡人,猜想是仙人降临,我轻轻敲了三下石门,声音清脆悠扬。
仿佛是钟声回荡,石门被打开,身影如烟雾般飘入洞中。
鸡鸣时分,月落风起,他返回原地,恭敬地迎接并请求效劳。
你不是那命中之人,你的贪婪令人厌恶,即使黄金再多也无法承载。
他将黄金包裹在破旧的席子上,夜晚穿过茅屋,光芒照亮天际。
邻里乡亲来看,一切已物是人非,那些金子看似石非石,铅非铅。
有人觊觎,引来众人喧哗,争端上报官府,至今已有多年。
你无功得利欣喜若狂,神明与你嬉戏,真是可悲可怜。
希望你能审慎对待,这并非空穴来风,冯公的记载可作凭证。

注释

黄鹤楼:古楼名。
抱关:守门。
老卒:老兵。
饥:饥饿。
羽衣:仙人的服饰。
著屐:穿着木屐。
石扉:石门。
叩:敲击。
铿鈜:金属撞击声。
缥缈:模糊不清。
鸡鸣:清晨鸡叫。
风驭:乘风而归。
稽首:古代敬礼。
执鞭:驾车。
骨腥膻:贪婪、卑劣。
重莫肩:无法承载。
包裹:包起来。
敝席毡:破旧的席子。
茅屋:简陋房屋。
射天:照亮天空。
里闾:乡邻。
变迁:变化。
铅非铅:形容事物难以辨认。
有司:官府。
暴得:突然得到。
喜欲颠:欣喜若狂。
戏:戏弄。
可怜:可悲。
考:考察。
冯公传:冯公的历史记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仙超脱的意境,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人生的批判与反思。诗中的黄鹤楼是古时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月满川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然而,这样的美好景象并未带给“抱关老”以安慰,他因贫病交加而不得眠。这强烈的对比设置,既映照了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也突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的向往。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屐响空山。”这里的“三人”很可能是指仙人,他们的笑声和羽衣的声音在空山中回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那样的自由与超脱的憧憬。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这两句则更加深化了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探求与等待。诗中的“我”在洞中听到了清脆而又神秘的声音,这声音似乎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的。

“洞中铿鈜落门关,缥缈入石如飞烟。”这里的描写极富想象力,通过对声响和景象的细腻刻画,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奇妙体验。

接下来的“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愿执鞭。”则是在描述诗人对于仙境的渴望已经达到了顶点,他愿意放弃一切,只为能够触摸到那神秘的世界。

后面的部分则转向现实生活,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进行了批判。诗中的“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表达了一种对物欲和权力的厌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清醒认识。

最后,“愿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则是对一段往事的回忆与反思,通过“冯公”的话语来强化这种反思,似乎在告诉我们,那些看似神奇的追求,其实可能并非如诗中所描绘的那般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黄鹤楼仙境的描写和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

宛丘先生自不饱,更笑老崔穷百巧。

一更相过三更归,古柏阴中看参昴。

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

今年还看去年月,露冷遥知范叔寒。

典衣自种一顷豆,那知积雨生科斗。

归来四壁草虫鸣,不如王江常饮酒。

形式: 古风

催试官考较戏作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形式: 古风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一)

楼上烟云怪不来,楼前飞纸落成堆。

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放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二)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誇。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