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至老不相疏,斯言不是虚。
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
晓角秋砧外,清云白月初。
从军何有用,未造鲁连书。
这段诗文是出自唐代诗人薛能之手,名为《赠苗端公二首(其二)》。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情谊与深远的志趣。
“至老不相疏,斯言不是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到了老年也不愿与朋友生疏,这份承诺非同小可。这里的“斯言”指的是友谊之言,“不是虚”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真挚。
“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诗人希望自己与苗端公的心能合为一体,不仅是精神上的相通,更是在生活上也能像邻里一样亲近。这表明了诗人对友谊的向往,以及对彼此之间距离的渴望。
“晓角秋砧外,清云白月初。”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秋天的蟋蟀在屋檐下叫响,而远处则是洁净的云层与初升的明月。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从军何有用,未造鲁连书。”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自问,即使是随军征战,又有何用?而对于那些著名的兵法如《孙子》、《吴子》之类,也没有必要去创作新的军事策略。这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淡漠,以及对个人修养与学问的重视。
整首诗流淌着深沉的情感和超然物外的思想,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操,也映射出他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自得高闲性,平生向北栖。
月潭云影断,山叶雨声齐。
庭树人书匝,栏花鸟坐低。
相留永不忘,经宿话丹梯。
门前虽有径,绝向世间行。
薙草因逢药,移花便得莺。
甘贫原是道,苦学不为名。
莫怪苍髭晚,无机任世情。
梦想青山寺,前年住此中。
夜堂吹竹雨,春地落花风。
旧句师曾见,清斋我亦同。
浮生蹇莫问,辛苦未成功。
嗜欲本无性,此生长在禅。
九州空有路,一室独多年。
鸣磬微尘落,移瓶湿地圆。
相寻偶同宿,星月坐忘眠。